<<返回
洪水桥智慧绿色集运 最快明年招标
2025-05-18 22:19:34

QQ20250518-221843.png

北都发展以基建先行,就洪水桥/厦村及元朗南新发展区的智慧绿色集体运输系统,政府将分为三阶段推行。土木工程拓展署昨日(17日)公布走线规划,包括首阶段一号线的具体走线,由泥围至洪水桥/厦村新发展区市中心、住宅区、物流、企业和科技区,长约4.5公里,拟设7个车站。系统採用环保路面模式,无需实体轨道和架空电缆,部分主要及繁忙路段的交界处会设高架段。


土拓署表示,争取明年分别就第一阶段相关道路建造工程,以及系统的採购和营运合约招标,预期2027年批出合约,2031年或之前完成相关道路工程。有立法会议员期望,政府研究增加採用高架形式的路段,避免妨碍路面的其他交通。


洪水桥/厦村智慧绿色集体运输系统全长约16公里,设有3条路线,包括往来泥围和颂富的1号线、流浮山和屯马綫天水围站的2号线,以及元朗南新发展区和屯马綫天水围站的3号线。系统贯通洪水桥、元朗南两个新发展区,并连接港铁屯马綫和轻铁网络,以及公共运输交汇处,为区内约30万居住人口及约16万就业人口,提供便捷的接驳交通服务。


1号线长约6公里,将分阶段推展。第一阶段先发展由泥围至新发展区内的物流、企业和科技区的部分,该部分长约4.5公里,拟设7个车站,在临近轻铁泥围站、市中心和住宅区,各设一个车站,其馀四个车站设于物流、企业和科技区内。拟议车厂选址在1号线的第6和第7个站之间,即位于物流、企业和科技区内。


环保路面模式 节省时间成本


运输及物流局局长陈美宝昨日在电台节目表示,先发展1号线部分路段,是考虑到该区一带较快会有人入住。她透露,系统规划文件快将提交区议会讨论,政府对优化及调整走线持开放态度。拟议车厂将位于政府拟议发展的现代物流圈用地,故系统除为区内提供四通八达交通服务,对日后要在该区建立现代化产业亦非常重要。


土拓署表示,系统採用环保路面模式,无需实体轨道和架空电缆,直接于路面上行驶,可灵活调整路线和班次,亦更能融入周边社区和环境,而且减低对附近环境影响,节省建造时间和成本。系统大部分路段为地面专用道路,在与主要及繁忙路段的交界处,会採用分层分隔的安排,例如高架段。


据走线图显示,1号线起点站泥围至市中心,以及第6和第7站之间,均会建高架段。另外,小部分路段採用共用路口,配以先进的实时交通灯号调节系统,按实际车流动态分配绿灯时间。系统的车站採用低地台设计,及车外收费系统,乘客上落更便捷。


土拓署表示,会继续规划及分阶段推展系统馀下部分,包括将第一阶段的系统走线向北伸延至轻铁颂富站,以及覆盖洪水桥/厦村新发展区东面地区及元朗南新发展区,连接屯马綫天水围站的系统走线。


政府于去年12月就该系统项目邀请供应商及营运商提交意向书,今年2月截止,收到27份来自本地、内地及海外公司的意向书。


拟2031年前完成 议员促提早


民建联新界西北立法会议员周浩鼎昨日向《大公报》表示,政府採纳民建联早前倡议该线需有高架安排的建议。鉴于轻铁在路面行走、在元朗区有妨碍其他交通的情况,他期盼政府继续研究及聆听,对整条路线有没有其他部分仍可以加添用高架方式处理,避免妨碍路面的其他交通。


当局拟于2031年或之前完成相关道路工程,周浩鼎认为条件许可情况下,应再提早完成道路建设,因为社区的重点建设,必须要先配以道路,以免出现社区建设好、但缺乏交通而影响整区发展的情况。


阅读(2689) 评论()

评论

资料

关于上香港 | 联系上香港 | 投稿报料 | 广告推广 | 友情链接 | 信息反馈 | 本页评价 | 付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