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士业再起风云,继多家内地和国际网约平台进军香港后,特区政府的士车队制度下中标的五间公司将于7月底前陆续投入服务,筹备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其中,中标的泰和车行董事总经理伍海山近日接受香港文汇报访问时表示,该车队目标规模约800辆的士,一半为轮椅无障碍的士和豪华电动的士,最快今年第二季投入营运。乘客可选择咪表价与一口价网约收费模式,繁忙时段的车资会略贵于路边截的士,并设有投诉赏罚机制,确保服务质素和乘客满意度。
硬件设施的全面升级是车队一大亮点。伍海山透露,该车队的所有车辆全部符合政府规定,车龄不超过三年,其中大部分更属全新车辆。硬件方面,除特区政府要求的车内外摄录系统、GPS等系统外,还加装了车内Wi-Fi和手机充电设备为乘客提供便利。
泰和车行车队目标规模为800辆
该车队目标规模为800辆的士,运作初期约有六成(即近500辆)投入服务,其中约一半为轮椅无障碍的士和六座位豪华电动的士(MIFA 7)。轮椅的士配备上落辅助系统和固定装置,保障轮椅人士安全上落,也便于司机协助;豪华的士MIFA 7提供6座位,适合游客和全家出行,并配备一体化中控系统,提升驾驶便利性,可监测车胎压力等信息,预防风险。
市民对车队的收费尤为关注,尤其是硬件成本会否转嫁到乘客身上。伍海山大派定心丸,表示大家无须担心,新车和设备的投入属于车主的一次性长期投资,与车费无直接关联。同时,车费的釐定需参考多项市场因素,不会因成立车队或增添设备而申请提高咪表价。
街上截的士 所有类型车辆按表收费
现时香港市面上的网约车平台採用咪表价与一口价两种收费选择,泰和车队不排除也採用这种模式。该车队将推出专属的手机网约应用程式(App),并根据特区政府牌照规定实行弹性定价机制,使用网约的士在繁忙时段可能会收取一定附加费,车费略高于路边截的士收费,而在非繁忙时段,车费与普通的士基本相若。
若通过App预约轮椅无障碍的士和六座位豪华的士,车费将稍高于普通的士。伍海山表示,若市民是在街上截该车队的士,所有类型车辆均按表收费。
虽然特区政府要求每队车队必须推出独立App,但并未禁止车队与其他网约平台合作,因此泰和未来将根据市场需求探索与其他品牌的合作。目前,泰和正在测试的车队App,将提升司机与乘客的配对效率,有效缩短乘客等待时间,并增加司机收入,实现双赢局面。
伍海山表示,该车队同时会设立专属客服中心和专门投诉机制,快速处理乘客的意见和建议,确保服务质素持续提升。所有司机均需接受入职前和在职培训。为进一步提升司机的专业水平,车队将实施赏罚制度,通过奖励鼓励司机展现良好行为,成为其他司机的榜样。对于表现未如理想的司机,车队会先了解具体情况,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并在必要时安排参加改进课程,以帮助司机持续提升专业能力,完善整体服务体系。
伙教车公司合推优惠 吸新人考牌
伍海山表示,的士作为便利的交通工具,随着社会需求的增加,全新的车队模式将通过系统化管理,提供更专业、安全和可靠的服务。不过,行业正面临司机紧缺的挑战,为此泰和积极展开招募工作,包括举办讲座介绍行业发展和入行机会,并安排现职司机分享工作经验和接单技巧,帮助新人全面了解行业。泰和又会与教车公司合作,推出优惠计划,吸引新人考取的士牌,补充行业人手。
根据牌照要求,的士车队内至少10%的司机需以僱员身份受聘。伍海山表示,僱员司机的角色将视乎公司运营需要而定,部分司机可能负责管理工作,而驾驶水平和服务态度达到一定标准的司机才有机会成为僱员,若表现良好、有管理潜力者,将有机会获得晋升。
配备监控系统 数据加密护私隐
香港文汇报记者日前参观一间车行最新安装的的士车厢影像录音系统。该车行负责人、香港的士小巴总商会会长周国强强调,为保障乘客私隐,所有数据都会被加密,由供应商直接提供予运输署或警方,用于处理正式投诉或法律事务,司机无权限解锁索取,以保障乘客私隐。整套设备价值四千多元,成本由车主承担不会转嫁乘客,亦不会成为的士加价藉口。
特区政府建议修例的部分主要针对四大范畴:行车记录仪、车厢录音录影、GPS定位系统及电子支付功能,周国强经营的车行已安装全套系统。
行车记录仪保障双方合法权益
他介绍,行车记录仪对保障司机及乘客合法权益方面至为重要,尤其在发生交通意外或争议事件时,行车记录仪能还原真相,提供证据支持。俗称「车Cam」的车厢内录音录影系统,可巨细无遗记录车厢内发生的事件,成为佐证,「不单车厢内,不少车主或司机还自行安装车外的前后Cam,将来立例统一设备要求将更有助于行车安全。」
周国强表示,香港的士全年投诉数字相较于载客量而言并不算多,但在社会聚焦下问题被放大,而安装摄录设备能有效减少投诉,以澳门为例,安装相关设备后投诉数字下降九成,车内录音录影不论对司机还是乘客的行为,都有正面的引导作用。
他透露,业界早已开始筹备相关技术,且目前市场上已有单一设备可同时实现录音及录影功能,满足政府要求。
数年前,香港歌手许志安与艺人黄心颖在的士车厢的录影视频,被司机高价卖予传媒,引起公众对私隐的忧虑,周国强强调,日后法例会对所有录音及录影资料管理有严格规定,并以保护乘客和司机的权益为前提。
据特区政府的要求,摄录系统数据须加密并储存在车内装置不少于30天,周国强解释,「目前我们试行的资料储存时长为7天,将来立例为30天,这将确保在需要时有足够资料供调查使用。」
司机车主无权查摄录 确保不被滥用
周国强强调,录音及录影资料仅能由供应商直接提供予运输署或警方,用于处理正式投诉或法律事务,司机及车主无权自行调取或查看,确保资料不被滥用,「即使是我们目前测试阶段,前后车cam拍摄路面情况的纪录,都唔会畀司机获取。」
他补充,所有设备均需由认可供应商安装及管理,并经运输署核淮,相信市民对私隐的担忧可以随着法例实施及监管到位而逐渐消除。
针对兜路问题,该系统配备GPS定位功能,有助提升车队管理效率,还可减少兜路等投诉问题,辅助录音录影有效判定纠纷事件。他补充道,部分新款的电子支付咪表已内置GPS功能,未来或能进一步整合技术,降低安装成本。
系统成本车主承担不转嫁乘客
现时每辆的士安装全套摄录装置,包括前后车Cam及车厢内摄录系统的成本约为四千多元,每月维修保养费用约100元至150元。此外,目前所有新车已内置电子咪表,即便旧车改装新电子咪表,费用也仅约千馀元。
至于电子支付POS机,只需支付按金,并无月租,成本由车主承担。周国强表示,在如今的经济环境下,不会因此增加司机的租车费用,更不会以此作为申请加价的理由。
老司机抗拒电子支付 商会倡设诱因
特区政府建议修例要求所有的士今年底前完成安装摄录系统,包括行车记录仪、车厢摄录机,以及GPS定位系统,并提供至少两种电子支付方式。香港文汇报记者日前参观一间车行的相关系统,业界指有关设备安装容易,但要推动司机使用比较困难,尤其是电子支付系统。香港的士小巴总商会会长周国强表示,逾半的士已安装电子支付系统,但部分年长司机抗拒使用,担心电子支付无法收取小费影响收入等。他建议特区政府及电子支付平台提供经济诱因,例如乘客电子支付的士费可享优惠等,鼓励司机使用。
忧无法收取小费影响收入
周国强表示,目前香港约一半的士已安装电子支付工具,但只有部分司机已使用包括八达通、支付宝及微信支付等电子支付工具,距离普遍或全面使用仍有一段距离,「年长司机对电子支付有所抗拒,他们对新技术的学习能力有限,缺乏使用电子支付的积极性是推广的障碍之一,但最主要是不少司机担心电子支付令他们无法收取tips(小费)会影响收入。」
儘管面对挑战,电子支付为的士行业带来的好处不容忽视。周国强表示,电子支付的应用不仅能提升交易效率,还能吸引更多旅客,特别是依赖电子支付的内地及国际游客,「粗略估计每日约有5,000辆的士往返于机场,而约八成内地旅客及两成国际旅客习惯使用非现金支付,目前的士未能全面使用电子支付,对旅客而言造成不便。」
同时,电子支付能帮助司机更快速完成交易,缩短车辆空转时间,令司机能更快投入下一单生意,提升收入,周国强说:「就算司机每一单少收一点点tips,但可能悭返一点时间就可以多接一支旗。」
建议以机场为试点推电子支付
他解释,机场每天有数以千计的的士车次,建议以机场作为试点推动电子支付的普及,「当大家见到电子支付队伍有咁多人排队,相信司机为左搵食,自然而然会慢慢接受及学习使用电子支付。」
此外,电子支付平台还可与商户合作,为乘客提供套餐折扣优惠,譬如电子支付方式打的士去某酒店或商场购物,可享优惠,「如此既可以吸引多些旅客搭乘的士,又可以增加司机使用电子支付的诱因。」
就此,他呼吁特区政府及业界携手合作,通过政策支持及技术创新,推动电子支付在的士行业全面应用,让香港的士服务迈向更高质与现代化。
To Hong Kong Group Co., Limited 【3HK.CN 上香港网】
香港电话:852-66316399,852-60629533 香港各品牌电话地址查询 【点击自查,或人工客服加微信号:hkziyouxing 】
本站部分图文分享自互联网。若您发现有侵犯您版权的,请及时告知 我们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邮箱: tony#3hk.cn(请将#转为@) 企业QQ:764435673
【3HK.CN 上香港网】香港自由行|香港旅游|香港购物|香港美食|酒店预订等首选资讯服务平台,为品牌/商家提供最佳广告宣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