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岑志刚报道
海洋公园正举办海马展览,展示多个品种的人工繁殖海马与海龙,其中三种更是首次在本港成功繁殖后代,而海洋公园水族部馆长邓耀明指出,海马和海龙对生存环境要求高,不鼓励市民自行饲养,又表示根据园方与保育基金的研究发现,本港海马数量大幅减少,希望藉展览教育社会保育海马。
刚「生儿育女」的三个品种海马和海龙,分别是大肚海马、宽吻海马和短吻海马,全部均是首次在本港成功繁殖后代。邓耀明表示,海马及海龙在野外出生的存活率少於1%,若以人工方式繁殖,生存率就可达七至八成,而海洋公园今次共有57条上述三种成年海马和海龙出生,其中53条成功存活。
对生活环境要求极高
他表示,海马和海龙寿命一般是二至五年,个别品种更只有一至两年,一岁就算是成年,而这三种海马、海龙都已适应人工饲料,园方会让初生海马及海龙再成长三至四个月,待牠们变得更强壮后才展出。
邓耀明又指出,海马及海龙对生活环境如水流、水温、灯光以及饲料要求极高,饲养难度较高,初生海马和海龙则更為讲究,必须由专家团队24小时轮班照顾,「一般鱼缸缸顶设有灯光,但这会吸引海马浮上水面,吸入气泡后可能卡住呼吸管道,水流也不能太强,但同时要能维持生物过滤」。三种海马、海龙的适合生存水温介乎18至26度,随着夏天将至,一旦冷水系统出现问题,将影响初生海马和海龙生存,故饲育员会透过手机随时监察水温,以便立即反应拯救小海马。
不鼓励市民家中饲养
市民观赏珍贵海马、海龙后,或会想到自行饲养,但邓耀明警告,市民一般缺乏足够知识、时间和设备,十分容易「养死」海马,海洋公园绝不鼓励市民自已在家中饲养。
他并透露,园方与海洋公园保育基金正进行本港海马「人口普查」,过去曾在港发现的三种海马中,近年只能找到黄海马这一种,而且数量正大幅减少,加上海马体形小且有保护色,「研究员去了30多个地点,也只能找到10几隻」。问到会否担心保育工作赶不上政府发展时,他表示园方难以评论政府长期政策,但普查仍然要做,「起码知道哪里可发现(海马),让政府在保育时有资料可供参考」。
To Hong Kong Group Co., Limited 【3HK.CN 上香港网】
香港电话:852-66316399,852-60629533 香港各品牌电话地址查询 【点击自查,或人工客服加微信号:hkziyouxing 】
本站部分图文分享自互联网。若您发现有侵犯您版权的,请及时告知 我们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邮箱: tony#3hk.cn(请将#转为@) 企业QQ:764435673
【3HK.CN 上香港网】香港自由行|香港旅游|香港购物|香港美食|酒店预订等首选资讯服务平台,为品牌/商家提供最佳广告宣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