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贡万宜水库东坝作为香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的核心景点,每逢假期均吸引大量内地及本地游客到访打卡。为纾缓景区交通压力,特区政府运输署及渔农自然护理署拟于本月13日(本周六)起实施特别车辆管制,每逢周末、公众假期及内地黄金周,禁止的士朝九晚六时段进入西贡万宜路,以及加强小巴服务,以减轻道路负荷。日前实地走访东坝,由于是非远足旺季,在场车流尚算畅顺,但记者发现不少旅客行装较多,大包小包的行山装备上落小巴较「论尽」,倾向搭乘的士代步,他们对「一刀切」禁止的士驶入安排有所保留,反建议分时段採取交通管制,长远则应拓宽道路,以及採用科技监控配合预约制管理游客。
西贡万宜水库东坝以其独特的六角形柱状节理岩石闻名,近年成为香港郊游热点,东坝一带的徒步路线更大受游人欢迎,尤其在内地长假期如五一劳动节黄金周,游客人数激增,一度出现需要轮候两三小时才能离开景点的情况。
可由北潭涌搭9A小巴入东坝
日前到访东坝实测,发现由北潭涌至东坝的进山道路是一条单线双程车路,狭窄且多弯,沿路的车辆交汇处不多,容易造成拥堵,政府拟设的的士禁驶区距离核心景区约8公里至10公里,徒步一般需要两小时以上,日后若限制的士驶入,游客除了徒步两小时进入东坝外,也可选择在北潭涌搭乘9A专线小巴进入。
实测当日是8月初,天气酷热,并非旅游旺季,香港文汇报记者在万宜路路口观察,下午时分的一小时内,录得超过60辆的士,以及11辆小巴出入。记者之后走访北潭涌巴士总站,发现前往东坝的9A号专线小巴仅设两个停车位,整个站头仅有一条小巴停车道及一条大巴停车道。若乘客增加,巴士站的人流和车流同样有机会出现挤迫,影响交通秩序。
内地客:四人同行分摊的士费划算
现场观察发现,不少千里迢迢从内地来港远足的旅客都是背包族,他们均表示,大包小包的行装搭乘集体运输工具不太方便,故的士是主要交通工具。来自中山的游客张先生与朋友当日从旺角乘巴士至西贡,再转的士前往东坝,车资约150元。他们携带水、遮阳伞、证件及充电宝等基本装备,背包重约3公斤。「如果以后禁止的士进入,只能改乘小巴或步行8公里前往万宜路路口,对一般游客而言比较吃力,不过我还是会愿意再来。」
张先生认为,选择交通工具时会考虑性价比,如三四人同行,分摊的士费用相对划算;若单人出行,则结合的士与巴士使用,既节省时间又具弹性;若以成本为首要考虑,小巴会是更方便的选择。
路狭需错车而行 冀扩阔车道
同行的刘先生指,东坝附近道路狭窄,近似单线车道,对向车辆需错车而行,建议政府扩阔道路。「小巴的班次比较少,也不确定什麽时间到站,夜间又停驶,我们如果在晚上才离开,应该就要步行或叫车,没有的士的话,不太方便。」
来自广州的行山爱好者李先生当日清晨6时出发,先乘坐高铁到深圳,再从口岸转乘的士到埗,与朋友分摊约400元的士车资,到达东坝时已是上午10时许。「我们走第一段行山路段花费两个小时,等下还要走第二段路,据说要6小时,我们不想走夜路,希望当日来回,感觉的士是最快的,巴士路线我们也不太熟悉。」
的哥:应从控制人流入手
的士司机黄先生在西贡从事载客服务逾十年,西贡市中心至东坝线路是其主要收入来源,平均每日从该线路赚取约1,500元。他向香港文汇报记者表示,理解政府限制的士进入万宜水库相关区域的决定,因为在旅游高峰期,万宜路交通严重拥堵,他有时被堵三小时仅赚约200元,他认为单纯限制的士进入并不足以解决问题,应从控制人流入手。
另一位的士司机余女士表示,限制的士进入对其生意衝击甚大。她指,万宜路拥堵的主要原因是外来的士司机不熟悉路况,遇对头车时不肯退让,才造成交通堵塞。她建议,政府应考虑将万宜路拓宽为双线行车道,从根本上改善交通流量,实现标本兼治。
区议员建议引入街渡分流
约30名西贡区区议员曾于今年初联署关注东坝交通问题,包括9A小巴运力不足、旺季排队时间过长、部分的士滥收费等情况,希望特区政府规管及优化。对于特区政府建议限制的士驶入部分路段,西贡区区议员张展鹏认为,措施短期可行,长远则建议引入智能交通系统,以及水上街渡,以解决单线道路的樽颈。香港旅游促进会总干事崔定邦则支持实施预约制及指定交通工具,落实人流的「可预测、可管理」制度。
张展鹏访问时表示,去年东坝景区拥堵问题尤为严重,今年特区政府已汲取经验,五一黄金周分流得颇为成功,当时动用约30辆小巴纾缓客流,旅客反应良好,但忧虑类似的高规格安排难以长期持续。据他了解,当日的额外小巴从其他线路调配,故有机会影响其他市民的日常服务。
盼结合导赏团推跳岛游
目前万宜路採用单线双程设计容易导致对头车拥堵,的士司机因来自四面八方、不熟悉路况,或难以互相协调。张展鹏并指,东坝附近居民如白腊村村民,假日依赖的士出行,限行措施或影响居民生活,而的士作为合法经营者,对限驶令有所保留,「限驶令在短期内可救火,长远则需要考虑其他方案,例如採用智能交通系统,进行分流控制,优化车辆通行效率,同时减少人工疏导成本。」
张展鹏建议力推海上交通,「从西贡或将军澳出发的街渡可减轻陆路压力,同时可结合导赏团、露营等进行跳岛游,刺激经济。浪茄湾已有码头,只欠东坝登岸点,不需要大兴土木,建一个永久码头,摆放一些可移动的浮板已经能够做到。」
旅界挺实施旅行团预约制管控人流
崔定邦分析,内地游客抵达东坝主要通过两途径,一是直接从关口(如深圳湾、罗湖或莲塘)乘的士,动辄数百元;二是参加深圳行山团,经旅游巴到北潭涌,再转9A小巴或的士,而的士进出难以监控,导致高峰期人数失控,如黄金周曾达数千人,晚间疏导困难,需临时加班小巴。
崔定邦支持政府以固定班次小巴(如3分钟一班)及旅行团预约模式优化东坝景区交通,实现人流「可预测、可管理」。两个月前,小巴营运商已与旅行社针对本地及内地团对东坝进行压力测试。「我们做了好几次的测试,安排一些可能是本地旅行团,也有一些内地访港的朋友,从关口乘搭旅游巴到达北潭涌,再转乘9A,掌握到进入东坝的数据。」据他了解,目前工作日的东坝通常有数百旅客,长假或周末期间人数或多达一两千,通常属可控范围。
就东坝交通安排向运输署查询,署方表示,为确保郊野公园的可持续绿色旅游发展及优质游客体验,政府正探讨各种可行措施,优化郊野公园及交通的管理,其中一个在探讨中的措施是在周末、公众假期及内地黄金周期间,限制的士在某些时段进入或使用西贡万宜路、加密专线小巴班次,以及优化北潭涌巴士总站的设施等,包括可否以试行方式来收集数据,协助评核该措施的可行性和效果。有关部门已谘询包括西贡区议会、的士业界及相关地区人士。有关部门正考虑所有持份者的意见,如有决定会向公众公布。
渔护署:已拟定电点加强配套
除了交通运力,东坝旅游设施配套亦备受关注。有游客反映,当地缺乏饮水站及公共厕所,流动网络信号差,紧急求救困难,甚至有内地游客自携樽装水上山贩卖,显示景区管理漏洞。多名持份者赞同,旅游是全方位体验,不仅包括美景,也要照顾游人的餐饮、如厕等需求,建议短期内增设流动厕所和饮用水供应点,并对景区进行长远规划。渔护署回覆香港文汇报查询时表示,东坝一带未有电力供应,已与电力公司拟定电点,加强旅游配套设施。
西贡区区议员张展鹏建议,旅客应採用实名制的电子登记预约进入东坝景区,方便特区政府监控进场人次,并为外国游客、本地居民、学生及长者设定差异化收费,所得收入用于支援当区旅游设施发展,如增设饮水站及洗手间。「如果有预约制,政府可以预先有一个安排,预计有多少资源投放。」
香港旅游促进会总干事崔定邦则反对景区收费,他指出,东坝因其世界级地质景观闻名,应避免过度商业化以保留原貌,收费与地质公园定位不符。现阶段政府应优先改善洗手间、歇脚处等基础设施,可参考外国郊野公园的标准,鼓励游客自备水及装备,事先作好准备。他观察到个别游人仅穿着高跟鞋行山,安全风险很高。
旅游界冀短期内增设流动厕所
香港旅游从业员联会主席、香港领队总工会理事长叶志伟建议,短期内可採取临时措施应对旅游旺季,如增设流动厕所和饮用水供应点,与本地商户合作提供临时小卖服务,长远则应对东坝进行整体规划,例如将其纳入生态旅游路线,建设符合环保标准的洗手间和休憩配套设施,并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旅客文明游览。
渔护署表示,目前东坝设有一座公共厕所,以及数个流动厕所,知悉访客对加水站的需求,但由于东坝一带未有电力供应,加水站及饮品贩卖机需依赖稳定电力运作,因此署方已与电力公司进行初步评估,并拟定加建供电点的位置,现有待进一步实地勘测和工程设计以落实有关计划。至于手机信号覆盖,渔护署表示,万宜水库东坝及万宜路的流动电话网络覆盖亦大致良好。
对于违规出售樽装水的情况,渔护署会採取适当执法行动。根据《郊野公园及特别地区规例》,在郊野公园及特别地区内,任何人未经许可售卖商品即属违法,最高可被判罚款2,000元及监禁3个月。
To Hong Kong Group Co., Limited 【3HK.CN 上香港网】
香港电话:852-66316399,852-60629533 香港各品牌电话地址查询 【点击自查,或人工客服加微信号:hkziyouxing 】
本站部分图文分享自互联网。若您发现有侵犯您版权的,请及时告知 我们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邮箱: tony#3hk.cn(请将#转为@) 企业QQ:764435673
【3HK.CN 上香港网】香港自由行|香港旅游|香港购物|香港美食|酒店预订等首选资讯服务平台,为品牌/商家提供最佳广告宣传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