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人口基金会早前发布《2023年世界人口状况》,其中,香港生育率全球倒数第一,每名妇女平均仅生育0.8名子女。照现时人口老化速度推算,2050年香港将有40.6%人口为65岁或以上,人口结构或渐现劳动力断层。长者人数持续上升会增加各项安老及医疗服务的需求,亦会给政府财政预算带来压力。
长者现金援助预算约754亿 较五年前高出四成
今年92岁的徐伯是全靠政府发放的津贴及长者的社会福利生活,因没有子女赡养,每月4060元的长者生活津贴和1570元的高龄津贴就是徐伯的全部经济来源。徐伯说早年为了给儿子治病,自己的存款全部用尽了,现在还好有政府帮助,虽不宽裕,但自己住在公屋,平时非常节省,津贴也够用。此外,徐伯所住屋村的家福会还有13元的福利餐提供,徐伯表示,“每天包一餐,13元真的好平,我用了6年。”
事实上,徐伯只是本港150多万长者其中一员。根据2023年财政预算案,2023至2024年度政府投放在社会福利的经常开支预算为1210亿元,占整体政府经常开支21.6%,当中,投放在安老服务的经常开支预算约150亿元,用于长者生活津贴及高龄津贴等现金援助的预算经常开支约为754亿元,较5年前高出约四成。此外,政府还计划将“为低收入家庭护老者提供生活津贴试验计划”恒常化,随着长者人数增加,这些财政开支肯定持续上升。
养老制度缺乏 强积金无法保障退休
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荣休教授周永新表示,随着出生率降低和人口老龄化,政府在维持安老及社会福利上必然会有更大的压力。周永新指,香港现时经济增长不如以前高速,税收增长慢,追不上长者的增长速度,而本港养老制度缺乏,除了强积金,其余养老支出都需要依赖政府,这势必会给政府造成很大的财政压力。
周永新分析,长者生活津贴在社会保障支出中占比最大,而到2035年,本港长者比例将达到每四个人就有一名长者,“养老仅靠强积金是绝对不够的”。对于很多低收入的打工仔来说,强积金积累不多,不足以保障退休后的生活。周教授指,本港近380万打工仔中,有约200万人在接近退休时强积金账户积累不到30万元,而强积金无法保障退休,就会令长者生活津贴的需求增大,政府的财政支出也会相应增加。
安老院舍需求大 大湾区养老性价比高
长者数目增多亦会加大安老院舍的需求,现时公营安老院舍为政府资助,周永新认为,香港可以研究增加“安老院保险计划”,即年轻时交保费,用于年老后入住安老院舍,可以减轻政府资助压力;另外,可以参考内地「养老金」计划,推出相似的“供款性计划”以弥补强积金积累不多的不足。周永新亦建议政府考虑是否征收“商品及服务税”来稳定税收增长及应付长者津贴等开支。
在节约开支方面,周永新认为大湾区是非常不错的选择,政府可以与大湾区内地城市的安老院舍合作,让港人去大湾区养老。周永新指,以前大家不愿去内地养老是觉得太远了,不方便家人朋友探望,但现时交通方便,大湾区的医疗发展亦十分不错,只要政府监督,港人在大湾区的退休生活就能够有所保障,土地及人力成本降低,政府的开支亦可以减少。
善用“钱跟人走”概念 促进良性竞争
立法会议员颜汶羽亦表示,面对人口老化问题,安老服务的需求不断攀升。他指出,在安老服务严重供不应求情况的环境下,服务供应者之间没有竞争性,亦令服务提供者没有诱因去提升水平。颜汶羽倡议政府推行安老服务券,善用“钱跟人走”的概念,让长者自行选择适合自己的安老服务,如参与长者活动、安老院舍、日间护理等,以强化服务提供者间的竞争性。
此外,颜汶羽亦指出,要从根本上改善老龄化问题,政府需要积极鼓励生育,可从弹性工作安排、育儿补贴、家庭发展基金、增加资助托儿服务等方面着手,有助释除夫妇对将来照顾子女的忧虑,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亦可释放妇女劳动力。
To Hong Kong Group Co., Limited 【3HK.CN 上香港网】
香港电话:852-66316399,852-60629533 香港各品牌电话地址查询 【点击自查,或人工客服加微信号:hkziyouxing 】
本站部分图文分享自互联网。若您发现有侵犯您版权的,请及时告知 我们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邮箱: tony#3hk.cn(请将#转为@) 企业QQ:764435673
【3HK.CN 上香港网】香港自由行|香港旅游|香港购物|香港美食|酒店预订等首选资讯服务平台,为品牌/商家提供最佳广告宣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