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郑昨表示,港府未来一年将继续推动将ETF纳入深港通,深化大湾区金融领域合作。消息刺激港交所(388)股价昨日破顶。
李小加表示,国安法下香港仍是最自由市场,不会成为另一个上海。
方星海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非常稳固,很有吸引力,是市场选择了香港。
ETF通(交易所买卖基金互联互通)提出以来一直只闻楼梯响,外界关注疫情会否影响有关推动进度。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昨日表示,港府未来一年将继续推动将ETF纳入深港通等政策,深化大湾区金融领域合作。消息刺激港交所(388)股价昨日破顶。
林郑月娥在北京出席一个论坛致辞时说,未来一年特区政府会继续积极与相关部委跟进,早日落实已公布的政策,并争取新的政策突破。特别在金融方面,特区政府会加强推动建立跨境理财通机制,扩大香港居民异地见证开立内地个人银行结算帐户的试点范围,推动ETF纳入深港通等政策。
消息昨日刺激港交所股价破顶,突破2018年初高位后,越升越有,并以接近全日高位311.6元收市,升3.73%,成交达39.7亿元。中金发表报告看好港交所前景,称中概股到港作第二上市步伐快过预期,加上将陆续推出新交易产品,上调其目标价至343元,维持「跑赢行业」评级。
疫情未影响ETF推动进度
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年初提到,疫情严峻,今年的确较难推动市场大规模改变,但强调ETF通属于中长期规划,相信疫情不会影响进度。另外,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前局长刘怡翔亦于年初说过,期望ETF通于今年开通,其中一个主要方式是采用股票通形式。当时他称正与内地当局讨论有关事宜,认为能找到双方可接受的方案。
香港证监会副行政总裁梁凤仪曾指,ETF通可以基金互认或股票通两种形式进行,但两者都存在一定技术问题,当时两地就ETF通仍未达成一致意见。
再出发须重建秩序重启信心
林郑月娥于会上谈及香港经济重新出发的考虑。
林郑月娥指,过去一年,香港经济受到多重打击,去年6月开始的社会动荡和暴力事件大大影响了香港的国际声誉和稳定的营商环境,继今年初失去全球最自由经济体的地位后,在刚刚发布的瑞士洛桑管理学院《2020年世界竞争力年报》中,也自全球第2位降到第5位。加上,自今年1月到现在的疫情威胁以及必要的防控疫情措施下,香港第一季度经济按年大幅收缩8.9%,是有纪录以来的最大跌幅,而失业率也上升到最新一季(3至5月份)的5.9%。与此同时,美国近年不断在贸易和其他事情上挑起纷争,令中美政治和经贸关系处于紧张状态,最近又因中央决定从国家层面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建立健全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美国政府和议员又发表了一连串的制裁言论,试图打击国家和香港,从而达到他们的政治目的。
「在这个大局下,香港经济要重新出发,重建秩序和重启信心至为重要。」林郑月娥表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授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有关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就是香港重回「一国两制」轨道,恢复宪制秩序,确保社会稳定,维持企业和个人对香港信心的重要举措,是势在必行,不容有失。
完善制度打击犯罪用好优势
林郑月娥谈到,香港拥有自由开放的经济,优良的法治传统和司法独立制度、公平竞争的环境、简单的税制及低税率、世界级的金融市场,以及大量的专业人才,「特别在金融和专业服务方面,我们的『本钱』还是明显的。」
林郑月娥续指,只要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的制度体系,严厉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分子,止暴制乱,用好自己的优势,香港仍然商机处处,「我们会抓紧亚洲区内的蓬勃发展,以及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机遇,让香港不单可以恢复元气,还可以更上一层楼。」
林郑表示,相比「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与香港在人流、物流、资金流各方面更接近,而若全球经济复苏前景不明朗,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于香港而言就更为重要。特区政府希望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过程中,深化粤港澳合作,为香港各行各业寻找新的增长点和发展空间。特区政府会继续用好香港作为大湾区内高度开放和国际化的城市,及拥有「一国两制」的双重优势,更好发挥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建设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大力发展创新及科技事业,培育新兴产业,为大湾区建设作出贡献。
陈茂波:中美关系面临挑战
与特首出席同一场合的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致辞时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带来前所未有打击,惟内地疫情基本受控,欧美疫情亦有缓和迹象,若主要经济体能遏制疫情反弹,经济重启进程畅顺,加上早前推出的财政措施及宽松货币政策,全球经济有望在下半年逐步改善。
不过,陈茂波称,全球经济复苏前路仍充满桃战,若中美紧张关系升温,必将拖累全球经济气氛和金融市场形势,令全球经济复苏道路更艰难,形势亦会更加复杂。他认为,种种迹象显示,中美关系很可能会继续经历一段困难时期,贸易和投资往来将会受到打击。
李小加:
国安法下香港仍是最自由市场
人大通过订立香港国安法,以保障「一国两制」在港不变形、不走样,港交所(388)行政总裁李小加昨日在一个网上国际投资会议上表示,香港在「一国两制」之下符合中国的长远利益,不论美国在中美纠纷下作出任何举动,香港都会是中国最国际化的市场,不会成为另一个上海。他又称,部分人对香港国安法会有短期焦虑,只因之前从未发生过,但相信对资本市场长期影响有限。
李小加说:「香港人对『两制』很易情绪化,但应该接受、拥抱或至少不抗拒『一国』。」他补充道,如果能尽快向市场解说国安立法如何在港实施,可以有助市场减低忧虑。
美未能带来足够信心
近期多只重磅中概股在港第二上市,李小加称,鉴于许多大型本地IPO正在酝酿之中,今年将成为重要的一年。他又强调,香港不希望不符合标准和有问题而被美国除牌的企业来港上市,相信美国当局不会单纯因为企业是中国公司,便要求企业除牌。至于质素好的企业回流来港上市,相信是因为美国市场环境未能为企业带来足够信心。不论是首次或是第二上市,港交所都欢迎。
对于中证监早前表示,会加快科创板纳入沪股通范围,李小加称,具体情况要视乎内地政策目标及商业利益等因素,但他对企业选择来港上市有信心。
他又表示,内地和香港股市互惠互利,内地市场进一步优化同开放,香港亦享有不同发展机遇,同时香港亦会维持自身竞争力,最终两个市场都获得成功。
巴曙松:港可做新基建融资中心
另外,港交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巴曙松表示,香港可以打造成新基建融资中心,在中美贸易纠纷之下,东南亚是中国内地最大贸易伙伴,相信新基建有利与当地发展贸易,期望香港可以提供创新融资体系,有更好的金融资源支持发展。
方星海:港推A股衍生品时机成熟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昨日亦出席了同一论坛,他形容,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非常稳固,很有吸引力,「对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前景,是充满信心的,不应该有丝毫的悲观情绪」。他又称,中证监与香港证监会在两年前已签署跨境金融衍生品监管的合作谅解备忘录,在此基础上,香港推出基于A股的衍生品时机是成熟的。
市场选择了香港
香港不确定性增加的同时,方星海强调,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可能还会更进一步加强。两星期前MSCI(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公司)宣布把有关亚洲市场指数的衍生品转到香港证券交易所,他认为「这就是一个市场自己的选择,政府没有任何干预,至少中国证监会没有任何的干预」。
方星海认为,MSCI的举动主要有两原因,一方面香港在股权衍生品方面本来就很发达,在股权衍生品品种和交易方面,有很好的基础,相信MSCI认为把产品转移到香港会更有利于这些产品的运作。此外,香港聚集了亚洲地区最多的全球机构投资者,尤其有很多投资于股权的机构投资者,料MSCI认为产品移到香港后,交易会更活跃。
港交所发言人回应指,有关计划在香港推出的A股相关衍生产品,可以与交易所正在快速增加的产品组合互补,满足国际投资者管理其投资组合风险的需求,期待这个重要举措,获得监管机构的批准,并将适时公布最新发展。发言人又指,欢迎方星海支持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持续发展的评论。
To Hong Kong Group Co., Limited 【3HK.CN 上香港网】
香港电话:852-66316399,852-60629533 香港各品牌电话地址查询 【点击自查,或人工客服加微信号:hkziyouxing 】
本站部分图文分享自互联网。若您发现有侵犯您版权的,请及时告知 我们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邮箱: tony#3hk.cn(请将#转为@) 企业QQ:764435673
【3HK.CN 上香港网】香港自由行|香港旅游|香港购物|香港美食|酒店预订等首选资讯服务平台,为品牌/商家提供最佳广告宣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