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打折  购物  手表  iphone  苹果  攻略  DFS  Wifi   特价酒店
分享到:

香港沙田文化博物館「朝圣」缅怀武侠小说泰斗

位于沙田香港文化博物馆的「金庸馆」,昨日迎来不少专程悼念金庸的书迷,缅怀「金大侠」的一生及作品。
2018-11-01 3hk香港自由行 文汇网 阅读: [复制网址]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不少市民昨日到沙田文化博物馆怀缅金庸。香港文汇报记者莫雪芝摄

老友记睹展品话当年后生仔赞经典作品提升语文能力

香港文汇报讯(记者陈珈琋)武侠小说泰斗查良镛(金庸)周二(30日)病逝,终年94岁。「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庸笔下的十五部武侠小说脍炙人口,多年来不断被拍摄成电视剧及电影,更衍生大量动漫及游戏,是很多代人的共同回忆,陪伴他们成长。位于沙田香港文化博物馆的「金庸馆」,昨日迎来不少专程悼念金庸的书迷,缅怀「金大侠」的一生及作品。

文博馆去年3月斥资千万,设立常设展馆「金庸馆」,并展出逾三百件珍藏,包括作品手稿、金庸亲书对联、电视特刊及插画等。查良镛曾表示,起初对于设馆自觉「万万不敢当」,其后接受了特区政府的提议,并感谢许多读者对其小说的热情和喜爱。

李先生:成长期「走唔甩」金庸

不少读者昨日特意到展馆缅怀偶像,送大侠最后一程。今年67岁的李先生与两名友人昨早从新闻报道得悉金庸辞世,下午3时相约到访「金庸馆」。李先生说,自中学时期便爱读金庸的作品,其后不同作品更陆续拍摄成电视剧,风靡全港,他形容几乎整个成长时期也「走唔甩」。

他指出,金庸笔下的角色有血有肉,就像人生中一定有机会遇上的各种人,富有不同的个性,读者透过字里行间可以了解到何谓「人性」。

他又以《鹿鼎记》为例,故事突破传统对与错的观念,演绎出何谓「通」,个中的奥妙对他人生深有影响。

李先生坦言,金庸享寿近百,一生已为整个社会、华文界及中华文化作出不少贡献,相信他留下的作品会继续影响下一代。

刘生刘太:废寝忘餐追完为止

刘先生及刘太均是曾移民海外的回流港人,他们形容金庸的作品一直陪伴他们在海外的青春岁月,对他们的一生尤其重要。刘先生在1980年代在英国留学,那时候图书馆虽然有金庸的小说,但存量十分少,需要预订才可以借阅。他笑言,当时一旦成功借阅,便会废寝忘餐、不断追看,直至看完为止。

刘太提到,自己就读中学二年级时已移民加拿大,当时在朋友介绍下获得十分残旧的《射雕英雄传》合订本薄本,岂料被故事的内容深深吸引,其后更继续追看其他小说,「有些字词不知道意思便查字典,所以阅读金庸的作品也是我学中文的方式,陪伴我整个青春期。」

不少人赞扬金庸「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刘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