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打折  购物  手表  iphone  苹果  攻略  DFS  Wifi   特价酒店
分享到:

重庆大厦租客谈香港印象:从死亡之地到天堂

一座位于香港繁华都市中心,却“臭名昭著”的大厦。这里聚集了来自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的“形迹可疑”的人。每天你都有机会跟别人擦身而过,你也许对她一无所知,不过也许有一天,她会变成你的朋友或者是知己。
2015-01-19 3hk香港自由行 凤凰卫视 阅读: [复制网址]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核心内容:一座位于香港繁华都市中心,却“臭名昭著”的大厦。这里聚集了来自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的“形迹可疑”的人。每天你都有机会跟别人擦身而过,你也许对她一无所知,不过也许有一天,她会变成你的朋友或者是知己。


凤凰卫视1月13日《冷暖人生》,以下为文字实录:


解说:一座位于香港繁华都市中心,却“臭名昭著”的大厦。


嘉宾:我有一个中国朋友,她说,她的父母说,你可以在香港任何地方行走,除了这座大厦。


解说:这里聚集了来自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的“形迹可疑”的人。


嘉宾:这是一个家庭,这是一个外人看不到的美好社区。


普拉塞斯:他们看不到,他们认为这里非常危险,他们认为山顶是最好的地方,但是对不起,重庆大厦才是最好的地方。


解说:冷暖人生,走进重庆森林。


每天你都有机会跟别人擦身而过,你也许对她一无所知,不过也许有一天,她会变成你的朋友或者是知己。


陈晓楠:1994年,王家卫的一部《重庆森林》获得了无数观影者的追捧,影片当中的香港,一改往日的繁华,在昏暗、摇晃的镜头之下,显得纷乱而灰暗,有的人可能会感到奇怪,为什么一部关于香港的电影,会以重庆森林来命名,其实影片的片名以及主要的拍摄地正是源自香港市中心的一栋大厦,叫重庆大厦,而对于很多香港人来说,重庆大厦是一个很特别,让他们望而却步的地方,尽管它树立在香港最繁华的街区尖沙咀,可是它残旧的外表和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很多香港人可能无数次地走过它周围的街区,但是这一辈子都没有踏入过重庆大厦。


因为几十年间对于重庆大厦的传言不断,人们说它是“罪犯的天堂”,说它是偷渡者、性工作者毒贩的栖居地,甚至2013年一名内地女大学生在重庆大厦的旅馆内遭到了一名南亚裔人士的强奸,所以很长时间以来,对于香港本地人来说,重庆大厦似乎就是位于世界中心的贫民窟,是“黑暗的中心”,有的人讲,香港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都市,因为有七百万人拥挤在一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每天演绎自己的故事,那么想想看,在这片似乎是与世隔绝的神秘的重庆大厦的森林里,来自全世界一百二十多个国家的各色人等,来来去去,每天又在上演着怎样的一些故事呢?


解说:从香港的维多利亚港出发,一路向北,路过半岛酒店,不出五分钟,一栋坐落于弥敦道最黄金地段的大厦,重庆大厦就会映入眼帘,与周边现代的楼群相比,这栋大厦显得简陋,甚至有些破落和衰朽,从弥敦道的入口,挤过各色分发传单的南亚裔餐厅托儿,我们好不容易进入了重庆大厦,同时,我们发现自己好像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头戴平顶小帽的巴基斯坦人,穿伊斯兰黑色罩袍的印尼妇女,推着手推车运货的南亚人,拉着塞满了手机行李箱的非洲人,站在电梯口等着去旅店的各国背包客,挤满了整个大厅。


在这个满是少数族裔群体的大厅里,我们发现了一个白人,正熟络地和周边人打着招呼,马修,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教授,2006年,马修教授开始了他对重庆大厦五期五年的人类学研究。


马修:对香港的许多中国人来说,来自贫穷国家的人是很恐怖的,家长会对孩子说不要去重庆大厦,因为这里发生过一些犯罪,而且现在也仍然存在。


嘉宾:他过来了,没关系,没关系,他是朋友,朋友,你好吗?


嘉宾:我很好,你好吗?


嘉宾:他是魔术师,我告诉你了。


阿伯拉(重庆大厦手机店店主):他是蒙古人,他们是印度人,他也是印度人,我们是巴基斯坦人,那里还有巴基斯坦人,当我们来到这里,我们真的不会在意我们是从哪里来的,我们在这里我们是朋友,我们住在一起。


解说:这个手机店店主名叫阿伯拉,来自巴基斯坦,在香港已经生活了二十多年,他告诉我们,在这座大厦里,人们来自于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国籍、肤色、种族、宗教的概念在这里早已变得模糊,然而我们发现,对于我们这些手持摄像机的外来者的出现,大厦里的人却有些戒备。


在与大厦一墙之隔的么地道街,我们看到了一群少数族裔人士正聚集在街口的便利店,有人告诉我们,这里是重庆大厦的酒吧街,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一些和我们想像中不一样的人,听到了一些出乎意料的故事。


她是一名来自南非,名叫普拉塞斯的黑人歌手,我们向她表示了采访的意愿,普拉塞斯将手中的酒一饮而尽后,向我们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在来香港之前,普拉塞斯说她对香港的印象并不好。





普拉塞斯:我小时候我的学校会强迫我们每天带钱(去学校),他们说是捐款,有一天我祖母非常生气,我祖母拉着我(去学校),快进去,老师,我没有钱给我孙女,捐款、捐款、捐款,我已经缴了学费、书本费,我没有钱了,我很穷,不要想再从我这里拿走钱了,让我的孙女在这里学习,我们不会再捐款了,捐款是为了什么,他们说他们从各处要来的捐款是要给中国的,因为中国非常穷,他们说战后的中国和香港人们艰难求生,所以我们要捐钱来帮助中国和香港,所以我的祖母感到很抱歉,每天她给我吃午饭的钱,她说剩下的钱你就捐出去,捐给正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人们。


2003年,当他们第一次告诉我我要去香港唱歌的时候,我心想我的天呐,我该怎么办啊,因为我的印象里香港是一个死亡之地,我要怎么办啊,你懂我的意思吧,但当我来到香港的时候,我就惊呆了,机场太美了,人们看起来都美极了,我的天呐,我住的公寓也很好,一切都太棒了。


解说:眼前的香港完全陌生,又超乎想象,当普拉塞斯得知有机会在香港成为歌手时,她离开了家乡,2003年,17岁的普拉塞斯在香港顺利地成为一名酒吧驻唱歌手,然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波及香港,普拉塞斯驻唱的多个酒吧也纷纷关张停业,她失业了。


普拉塞斯:你知道你要付租金,你要吃饭,你还要寄钱回南非,所以我开始变得越来越穷,因为像以前那样的工作再也没有了,最好的出路就是搬离住所,把租来的房子退还给房东,然后卷铺盖走人。


解说:据普拉塞斯说,那是自己最迷茫的一段时间,后来她不得不搬出了公寓,有个朋友向她推荐了重庆大厦,于是,之前对重庆大厦一无所知的她,就住进了重庆大厦廉价的隔板房,但很快,普拉塞斯却发现,自己连重庆大厦廉价的租金都无法承担了。


普拉塞斯:我到处去找兄弟们,我需要钱去交房租,(我说)一旦我有演出赚了钱,我就会还给你们,他们说普拉塞斯,你不必向我们借钱,他们就把钱给了我,每个人都试图帮助我,每个人都很照顾我,是重庆大厦的人们让我没有露宿街头,生活在重庆大厦的人们,我告诉你,他们看上去可能很垃圾,但是他们很单纯。


解说:普拉塞斯在重庆大厦一住就是六年,她说没有演出的时候,她喜欢来这条“酒吧街”买上两瓶酒和朋友们聊聊天儿,去年,她在这条“酒吧街”上认识了现在的男朋友,并有了一个女儿,于是每晚“酒吧街”上,又多了一个手推婴儿车的单身母亲。


普拉塞斯:我在重庆大厦门口的便利店遇到了我的男朋友,我孩子的父亲,重庆大厦的孩子,你可以这么叫她,但我更愿意用另一个美妙的词语来形容她,香港的孩子,每个人都试图帮助我的孩子,自从我生下了这个孩子,我没有给他买过纸尿片,这里的每个人他们给我的孩子送来了纸尿片,给我的孩子送钱,给孩子买衣服,我需要做的只是交房租,给孩子买奶粉,只有这些。


嘉宾:这是一个大家庭,这是一个外人看不到的美好社区。


普拉塞斯:他们看不到,他们认为山顶是最好的地方,但是对不起,重庆大厦才是最好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得到你想得到的一切,在这里,你可以获得帮助,在这里你有容身之处,在这里,没有饥饿。


谢绍毫(重庆大厦店主):你是中国大陆哪个地方省份来啊?


记者:我们啊,我们从北京过来的。


谢绍毫:你们那个凤凰台那个电视剧那个同仁堂,大宅门,他说是北京话,不是普通话,懂不懂啊。


解说:谢绍毫,67岁,在重庆大厦经营着一家卖中国纪念品的小铺面,是我们在重庆大厦见到的为数不多的华人店主,四十多年来,谢绍毫就在这间小铺面里见证了重庆大厦的变迁。


重庆大厦始建于1961年,在建设之初,它曾经是一栋高档的建筑,经常有英国高级军官和香港本地明星出入此地,60年代末,受越南战争的影响,重庆大厦成为了美国官兵寻找妓女的主要场所,70年代,重庆大厦里原有的华裔家庭逐渐搬出,而将物业转卖给大陆新移民。


林惠龙(重庆大厦业主立法团主席):这个,这位呢,你知道,憨豆先生,他是来我们天台上面拍了这部电影,拍了七天,这幅呢是他送给我的,因为我当时就批准他们在我这里拍。


解说:林惠龙,重庆大厦业主立法团主席,也是70年代来港的大陆移民,1949,在航空公司工作的父亲随国民党败守台湾,70年代末,在香港做生意的他几经辗转找到了留在大陆唯一的亲人,女儿林惠龙。父女俩经过三年的申请,终于在香港团聚,然而父女相认不过九日,林惠龙的父亲便在台湾中风,不久便撒手人寰,父亲的离世让林惠龙悲伤不已,然而很快,她却不得不面对更为残酷的现实,没有了父亲,在香港举目无亲的林惠龙只能想尽办法活下去。


林惠龙:自己自力更生,我也是打三份工,我的女儿当年才7岁,所以我女儿也很乖,7岁就已经开始懂得在家里煮饭,她因为学母亲,她自己讲,她看到我一天我的工作时间,十五六个小时。


解说:就这样过了九年,1988年,积攒了一些积蓄的林惠龙在重庆大厦购下了第一个物业,并像很多业主一样,一边自用,一边对外营业,1993年,在带领全体业主解决大厦的一次严重的电力问题后,林惠龙被选为大厦业主立法团主席,并连续八届当选。



金凤云,重庆大厦最早的旅店经营者之一,1979年,金凤云随丈夫从大陆赴港投亲后,将亲友留下的重庆大厦的产业改为旅馆对外经营。重庆大厦坐落于香港主要的旅游区尖沙咀,然而与隔壁的假日酒店相比,价格只有十分之一,甚至二十分之一,1981年,全球最负盛名的旅游指南《孤独星球》将重庆大厦称为“一个在香港找廉价住宿的有魔力的词”,这也使得重庆大厦成为了背包客的圣地,风靡一时,尽管房间异常简陋,但凭借着低廉的价格,金凤云的小旅馆立马吸引了一大批背包客,夫妻俩的旅馆也越开越大。


记者:所以在重庆大厦像您这种华人开的旅馆也不算很多。


金凤云:华人开的也有,但是你要做的就是说,比较那个一点的,比较少。


那我第一次回去的话,买冰箱啊,有电视机啊,但是人家外边就是一看就是说我在这个香港还是干的不错的,但是我没告诉(他们)说我是多么辛苦啊,他不知道我这是每天是干18个小时到20个小时这个工作的,1985年我妈妈来,我妈妈才看到,我妈妈回去就是说跟我哥哥他们就是说流泪了,她说你知道你妹妹在那里怎么干吗,我说不自己干怎么办,你像这个钱它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可能的事情。


记者:这是你儿子啊。


金凤云:这是我儿子。


记者:现在都在加拿大


金凤云:这是我外孙女的,我们在法国。


解说:几十年间,金凤云一家通过重庆大厦的物业迅速致富,成为了香港的中产阶级,几个子女也找到了令人羡慕的工作,离开了重庆大厦,如今他们都在加拿大生活,而金凤云和丈夫却最终选择留在重庆大厦。


记者:重庆大厦其实就是你的家是吧。


金凤云:就是我的家。


记者:好像重庆大厦里像中国这个商户挺少的啊。


谢绍毫:有一半,有的1997年前移民去澳大利亚、加拿大。


记者:年轻人为什么不做这个工作啊?


谢绍毫:年轻人说他要空调,我说我这里没有空调啊,这里夏天很热的,32到35度最少了,他们巴基斯坦、印度人,他不怕热,他们很拼命啊年轻的人,他们每天做12个小时。


记者:您在这儿基本上竞争不过他们了。


谢绍毫:赚不到了。


陈晓楠:谢绍毫告诉我们,和他同时期的华人业主大多都已经移居海外了,在重庆大厦成长起来的第二代又大多不愿意继承父业,所以把他们的产业转卖转租给了他人,新晋的大陆业主也常常因为语言不通,快速倒闭关门,而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多来港寻梦的第三世界国家群体,香港是全球第三大的金融中心,作为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生活水准最高的地区之一,它的边境政策却较为开放,除了少数一些国家需要提前申请签证来港以外,大多数国家的人,是可以获得免签赴港,这也让大量来自第三世界国家的人,获得了赴港寻找更和生活的机会,几十年间,随着上一代华人的离去,这些第三世界国家的少数族裔,也逐渐成为了重庆大厦的主体。


因纳森特:“重庆大厦”没有足够的空间睡觉,所以有一部分先睡,其他的人就出来喝酒,之后喝酒的人会去把睡觉的人叫起来,让他们去喝酒,自己去睡觉,因为空间非常有限。


解说:因纳森特,23岁,津巴布韦人,来港不到一年,像所有住在重庆大厦的人一样,他不得不为生计发愁,但是与别人不一样的是,一有时间,他总会到香港中文大学去旁听课程。


嘉宾:昨天没看见你们。


嘉宾:我们后来给你买食物了。


嘉宾:但你走了,我睡觉去了。


解说:这个摩洛哥难民每天都睡在这条酒吧街上,因为不会英语,与重庆大厦很多人的沟通比较困难,但还是经常有路过的人为他提供食物。


因纳森特:他可能在重庆大厦住了一会儿,但是他现在已经付不起那里的钱了,可能他没有工作吧,所以他就睡在外面了,很多人大概都是刚开始的时候在重庆大厦住几天,当这些钱用完的时候,他们又没有赚到钱的时候,他们可能就只能住在街上,你会遇到很多这样的人。



解说:因纳森特告诉我们,为了要节省房租,重庆大厦里的人,经常要和其他人挤在同一张床上过夜,他也不例外,而就是这样一个在香港连一张完整的床都不曾拥有的人,却告诉我们他有一个梦想,他要当津巴布韦的总统。


因纳森特:我现在还有一个梦想,我也会一直的朝着这个梦想不断的努力,我会努力的,去改善这个国家的系统,去改变这个国家的系统,去创造一个更好的系统,让每个人都可以融入进来,保证每一个有天赋并且努力工作的人都能获得成功。


解说:1991年,因纳森特出生于津巴布韦南部的一个小村庄,8岁时,父亲因病去世,母亲远赴南非打工赚钱,而将因纳森特交于亲戚抚养,因纳森特说,虽然从小父母不在身边,但周围德人对他都非常照顾。


因纳森特:我记得那个时候人们开始给我一些书给我读,然后让我可以有机会读书,有一个人他经常会给我带一些书,他的孩子们想读这些书,但是他说不不不,我要把这些书送给另外一个人,然后他就把这些书带给了我,我记得有一个很有趣的大婶,她说你们读那么多书是不是以后想去教总统的儿子或女儿们。


解说:因纳森特告诉我们,他从小就喜欢读书,所以村子里的村民会时不时给他带来书籍报纸,一天有个村民像往常一样,给他带来了一张报纸,他在上面却看到了一个让他震惊的消息,他所在地区的少数族裔遭到了政府的血腥镇压。


因纳森特:我记得(报纸上说)有很多屠杀,他们被杀,是因为他们没有服从执政党,这些人被杀,我不喜欢有人被杀,然后我听说这些人被杀是因为他们没有拥护总统,我从小就有很多少数族裔的人在我身边,所以当我听说他们被杀,就觉得这件事情很不对劲儿,如果我是总统的话,我就有能力去帮助大家了,就能阻止人们的一些苦难。


解说:那是因纳森特第一次萌生要当总统的念头,但他那时候并不知道要怎样达成这个梦想,直到2008年,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的消息传来,津巴布韦举国欢庆,因纳森特也加入了庆祝的队伍。


因纳森特:人们都在庆祝,开Party庆祝,大家都很开心地庆祝,我认为奥巴马当选的时候在美国之外的庆祝活动要比在美国还要多得多,这件事让我觉得一切皆有可能,一切皆有可能,我看到一个世界,人们可以忽略一个人的肤色,而看到这个人的人格,这是被人们所重视的,人们看到了他的内在,而不是他的肤色,对我来说,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就意味着在美国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


解说:因纳森特说,奥巴马在美国当选总统的消息激励了他和他的伙伴们,他们于是相约,一定要去美国实现自己的梦想,经过三年的准备,2011年,在获得多方资助后,因纳森特终于获得前往美国读书的机会。


因纳森特:我拿到录取以后,拿起电话打给我的朋友,我记得我是这样说的,哥儿们,我已经拿到机票了,我要去美国了,我就是到处跳,一直跳,一直跳。我们是梦想家,我们是一群有梦想的人,我们讨论我们要先去美国,你学这个,他学那个,当我们回来的时候,我们会振兴(津巴布韦)的经济,我们会改变这个国家,变成世界上最好的国家。


解说:2011年,在社交网络上传的一张图片上,因纳森特这样写道,我们的手指向马丁路德金,因为这些年轻人都有一个梦,梦想着通过教育改变自己的命运,梦想着去影响更多人。因纳森特说,他很快就融入了美国的生活,他也感觉梦想离自己越来越近,然而在2012年,他却突然得到一个噩耗,因为政治原因,他失去了来自津巴布韦方面的资助,他不得不离开了美国,2013年,有人告诉因纳森特,他也许能在香港寻找到学习的机会,于是,他来到了香港,如今这位津巴布韦青年每日都像大学生一样,前往香港中文大学上课,但不同的是,他只是一名没有学籍的旁听生,因纳森特说,他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再次光明正大地走进教室,但他的那个梦想从没有泯灭。


陈晓楠:在重庆大厦,我们的确是见识到了一个传说当中的光怪陆离的世界,在电梯里我们碰见过浓妆艳抹的性工作者,在街头我们遇见过说着流利普通话的非洲商人,我们也见到落魄的东欧乐队的成员,听到过那些毒贩子的故事,在这里感受到的真的是一种和繁华都市格格不入的异色气味,有人说也许每个城市都有一片重庆森林,那里不入主流,但是生活在里的每一个生命也都依附于它,努力地吸吮着可能有的养分,在城市里生活、生存。


阿伯拉:我和我的妻子两个孩子住在这里,我的哥哥也在这里,这是我的家。


重庆大厦难民:我已经八年没有回家了,我只能记得我的妈妈了。


普拉塞斯:她比我更属于香港,如果明暗他们决定把我逐出香港,但是因为这个孩子我哪都不会去。


歌词:人生总有欢喜,难民亦常有泪,我地大家在狮子山上相遇上,总算是欢笑多于唏嘘。


版权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文分享自互联网。若您发现有侵犯您版权的,请及时告知 。我们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复制网址] 编辑:阿苗
关于上香港 | 联系上香港 | 投稿报料 | 广告推广 | 友情链接 | 信息反馈 | 本页评价 | 付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