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打折  购物  手表  iphone  苹果  攻略  DFS  Wifi   特价酒店
分享到:

“天星小轮”:游走于维港两岸的百年轮渡

这大概是因为,在人们心中,这段仅十分钟左右的轮渡,有它独有又亲切的名字——“天星小轮”。“搭乘天星小轮游维港”不仅是香港人的美好记忆,更被美国《国家地理旅游杂志》誉为“人生五十个必到景点”之一。
2013-06-14 3hk香港自由行 人民网 阅读: [复制网址]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香港岛和九龙并没有什么像样的河流,人们却偏偏爱说‘游河’,还有‘游车河’和‘游船河’之分……”香港老报人罗孚曾在《游车河》一文中这样写道。其实,前者指的是坐在车内去不同的地方,那些“任由流水般车子奔驰的街道”就是“河”;后者倒是的确与船有关。然而奇怪的是,罗孚发现,对于港岛和九龙之间的轮渡,很少听人说成是“游船河”。

天星小轮游走在维多利亚港两岸。来源:人民网

 

 

  这大概是因为,在人们心中,这段仅十分钟左右的轮渡,有它独有又亲切的名字——“天星小轮”。“搭乘天星小轮游维港”不仅是香港人的美好记忆,更被美国《国家地理旅游杂志》誉为“人生五十个必到景点”之一。
  行驶于香港维多利亚港两岸的“天星小轮”沟通了香港岛与九龙半岛,是香港公共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得益于与维多利亚港的亲密关系,但这也绝非是天星小轮这家“百年老字号”能够经营至今的唯一理由。

  天上星 海上船
  “天星小轮”的名称并非从一开始就有。

  香港开埠初期,很多道路并未开辟,如果要去稍远的地方就可能要借助船。1880年,一位波斯人成立了“九龙渡海小轮公司”,并以一艘名为“晓星”的蒸汽船开始了载客轮渡的服务。
  据当时报纸记载,早期的渡轮服务每相隔40分钟至1小时开出一班,往返于中环毕打街和尖沙咀九龙角,每逢星期一和星期五暂停服务,以补充煤炭作燃料。1890年,“九龙渡海小轮公司”共拥有四艘单层小轮。不久,这四艘小轮均增设了上层客舱。

刚刚靠岸下客的天星小轮。来源:人民网

 

 

  之后,一名亚美尼亚裔商人买下了所有小轮。由于船队所有船只都以“星”字为名,“天星小轮”的名称也因此诞生。1898年5月,天星小轮公司正式成立。
  至此,“天星小轮”的名气越来越大。不止于此,目前的九艘小轮也因它的名字而进行了富有寓意的设计:传统双头式设计,船顶烟囱上有四颗星作为装饰;船身上白下绿,上半部分的白色代表天,下半部分的绿色代表海。天星小轮将天与海通过这种方式合二为一。
  天星小轮的码头“天星码头”也曾经历了几度变迁。第一代码头十分简陋,由木结构加禾杆草搭建而成;1912年第二代码头原地重建,属于维多利亚式建筑;1958年,码头搬迁至爱丁堡广场,并更名为爱丁堡广场轮渡码头,码头上的大钟是香港最后一个机械钟楼,成为中环的著名地标之一;目前的第四代中环天星码头启用于2006年11月,它以第二代码头及钟楼作为蓝本,采用维多利亚式建筑和电子仿古钟楼,以重现天星小轮的标志性特征。

        不可错过的十分钟“享受”
  “著名的天星小轮只有约十分钟的航程,却能带给你这个城市壮观的天际线,特别在日落时。”在美国国家地理旅游网站评选的“世界十大最佳城市渡轮”中,排名第五的天星小轮得到这样的评价。
  的确,在夏季的黄昏时分,如果你坐在靠窗的位置,温热的海风会吹拂你的发梢,给你片刻的神清气爽。略带咸腥味的维港海水气息,吹散了以往你对香港的笼统印象和对维港景色的模糊感受,让你近距离感受真实的香港:海面上时而来往的船只、海上日落的壮丽景色、维港两岸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和闪烁的霓虹灯外墙、海水拍打船身的节奏、周围游客呼唤同伴的“快看快看”……当你还沉醉于这种跨感官的风情和享受中时,天星小轮已经晃晃悠悠地靠岸了。

在天星小轮上欣赏海上日落。来源:人民网


  现在,即使已有多条海底隧道和地铁贯通维港,据天星小轮公司的统计,每天仍有约58000人次搭乘天星小轮。正如罗孚在《游车河》里所说,尽管海底隧道和地铁比它快得多,有些人如不赶时间,就宁愿还是坐它过海,为的就是“贪图这不到十分钟却能使紧张的神经放松的享受”。成人平时2.5港元、双休日及假期3.4港元的票价,无论是对香港本地市民还是到港游客来说,天星小轮都称得上是价廉物美的交通和游览工具。

  除此之外,早已度过百岁生日的天星小轮并没有摆出“老字号”的架子,而是总能够与时尚与活力的事物,保持着互动。去年,日本“叮当猫”100周年展曾在香港举行,在这期间,“叮当猫”成为了天星小轮的座上客,吸引不少乘客合影留念;在今年橡皮大黄鸭“环游”至香港维港时,天星小轮也作为移动的海上观赏点,被评为大黄鸭最佳观赏位置之一。

  告别曾经 驶向未来
  不知不觉,天星小轮已经在维港航行一百多年,它见证了香港的日新月异,也目睹了自己的蜕变。
  2003年7月,天星小轮增设了一条“天星维港游”的游览航线,由“辉星”号担任,以尖沙咀为起点,在一小时内驶经中环及湾仔后返回起点。船身设计仿照1920年代的天星小轮造型,带给人时光倒流的穿越感;
  2006年,第四代天星码头启用后,据天星小轮公司统计,由于现址较原来爱丁堡广场码头远了约300米,导致乘客流失达到18%;

目前使用中的第四代天星码头。来源:人民网

 

 

  2011年初,天星小轮停止了从红磡至中环和湾仔的渡轮服务,保留从尖沙咀往返中环及湾仔的两条航线。
  有人因此开始担忧,在香港这座现代化的城市中,天星小轮会渐渐从主要的渡海交通工具,变为辅助的游览角色。不过,天星小轮坚持着自己的个性,“倔强”的它似乎也在刻意地与“高科技”、“快速”等词语保持着距离,而是在多元化的选择中,找到自己中意的“伙伴”,一起成长。
  头顶天、驶于海。现代化的香港依然需要天星小轮,也需要通过这种传统的渡海方式,记住过往、保留特色。可以确定的是,乘载和见证了香港百年历史的天星小轮,将会继续鼓励人们:乘风破浪,驶向希望之岸。

版权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文分享自互联网。若您发现有侵犯您版权的,请及时告知 。我们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复制网址] 编辑:丽
关于上香港 | 联系上香港 | 投稿报料 | 广告推广 | 友情链接 | 信息反馈 | 本页评价 | 付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