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机管局冀透过世界航线发展大会进一步丰富香港机场航线网络
2025-09-22 18:11:10

为巩固和提升香港作为国际航空枢纽地位,行政长官李家超在新一份施政报告中谈及,要加速扩展航空版图,积极吸引本地及非本地航空公司开办更多航班,争取订立更多新民航协议及扩展航权,优先聚焦南美洲、中亚、非洲及中东等。本周在港举行的世界航线发展大会可谓恰逢其时,香港机管局企业发展执行总监何达接受《大公报》访问时表示,期望透过会议增加与更多航空公司的联繫,进一步丰富香港国际机场的航线网络。


香港机管局航空枢纽发展总经理李浩峰指出,疫后本港机场短途航线恢复理想,已达疫前约九成,长途航线恢复较慢,达约八成,「今次会主力与外国航空公司洽谈,倾多点长途航线回来。」


「世界航线发展大会2025」由香港国际机场与全球航空业界活动主办机构Routes合办,吸引来自110个国家或地区、超过790间机构来港参加会议,是历来最多。何达指出,现时有超过2500人报名、超过340个机场及逾250间航空公司参加,其间更会举办9000多场会议,让全球航空业界聚首一堂,就多个与航空业发展相关的议题交流意见及讨论,并探讨在港机遇及开通新航线的可能性。


何达表示,大会在港举行意义重大,不仅体现了全球航空业对香港作为国际枢纽机场的认可,还可向世界展现香港航空业疫后发展,以及整个大湾区的经济实力。他认为,目前香港机场的首要任务是把航线网络和班次密度恢复到疫前水平,不仅是欧美等传统航线,「一带一路」沿线和东南亚地区也是很值得开发的市场。


机管局近年也把握机会,去年8月与越南及柬埔寨的机场营运机构和国家航空公司签订四份合作备忘录;在刚刚过去的「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上,又与两个中亚地区(哈萨克斯坦及乌兹别克斯坦)的合作伙伴签署谅解备忘录,以加强区内航空交通联繫,以及航空发展上的其他合作。


「航空公司很现实,哪里有生意,就去哪里开航线。」李浩峰说,目前在港营运的航空公司140间,超越疫前的120间;航点200个,接近疫前的220个,但航线数目却还没有恢复。他透露,疫后短途航线日均旅运量和航班数字已回复至疫前约九成,其中以中国台湾、菲律宾及日本的表现最好。长途航线平均客运量回复至约八成,航班数量回复至约七成半,尤以印度德里及美国纽约表现最为理想。至于航点数量,短途航线已回复至疫前超过九成,长途航线则至约八成多。


何达用「皇帝女唔忧嫁」来形容机场过去运力紧张,但随着三跑系统投入运作,机场运力大幅提升逾五成,客运、货运方面均有更大空间吸引航空公司来港开拓航线,「例如一些中亚国家,初期客运可能未必够,但货物足够相信(航空公司)也能计到数。」


此外,香港国际机场作为大湾区的核心机场,拥有「引进来、走出去」角色优势。何达表示,未来会进一步增加香港机场的连接性,让无论是香港还是国内外旅客均能有更多选择,并透过多式联运强化与大湾区内地城市的接驳,同时在餐饮、购物和服务等方面提升客户体验,使香港机场继续成为大家的首选枢纽机场。


阅读(2681) 评论()

评论

资料

关于上香港 | 联系上香港 | 投稿报料 | 广告推广 | 友情链接 | 信息反馈 | 本页评价 | 付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