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打折  购物  手表  iphone  苹果  攻略  DFS  Wifi   特价酒店
分享到:

香港自由行攻略:HK街头涂鸦 “混搭”的城市风景

近年来,在春夏之交的“香港艺术月”,越来越多街头涂鸦作品在香港的建筑外墙、店铺大门、公共交通工具上亮丽绽放。
2019-05-13 郜婕 新华网 阅读: [复制网址]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资料图:香港街头涂鸦


近年来,在春夏之交的“香港艺术月”,越来越多街头涂鸦作品在香港的建筑外墙、店铺大门、公共交通工具上亮丽绽放。

  

这些走在街上转角就可能遇见的画作,出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家之手,让钢筋水泥间的街道越来越像风格多元的“户外画廊”,拉近艺术与人们的距离,也为这座城市保留一些值得留下的记忆。

  

“香港的墙”成为城市名片

  

由贾森·登布斯基创办的组织HKWalls(意为“香港的墙”),是这场“扮靓”香港行动的参与者之一。


登布斯基生长于街头涂鸦的发源地美国,2009年大学毕业后来到香港,从事建筑设计之余常游走街头,用相机记录各式涂鸦。他有时会跟随艺术家溜进废弃的大楼,看他们作画。他遗憾这些以非法方式匆匆创作的画作无人欣赏,希望为艺术家创造可以合法创作、作品可为公众欣赏的机会。

  

2014年,登布斯基与朋友合作成立HKWalls,在他所住的上环发起“香港街头艺术节”。他们一家家走访店铺,说服店主“捐出”店面外墙,让艺术家在墙上作画。

  

如今,这一活动已连续举办6年,每年汇聚来自本地及世界各地的数十位艺术家,作画地点拓展到香港岛和九龙多处。今年的“香港街头艺术节”作品主要集中在湾仔。

  

有了合法创作涂鸦的机会,艺术家们作画的时间更充裕,作品细节更丰富,更具观赏性,逐渐形成了登布斯基口中的“城市风景”。近两年,这些作品成为不少年轻人打卡、凹造型的“圣地”。

  

这些融汇不同风格的街头涂鸦,也被香港旅游推广机构当作“城市名片”,用于对外推广香港的多元文化和创意旅游。

  

随着时代变迁,街头涂鸦已逐渐演变得更具多元创意和“正能量”。登布斯基说,从全球来看,人们正逐渐认可这种艺术形式和街头艺术家的创作价值。而通过香港这个“门户”,越来越多中国及亚洲的街头艺术家得到向世界展示才华、获得认可的机会。

  

“通渠佬”混搭街头艺术

  

今年的“香港街头艺术节”邀请来自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名艺术家,在湾仔多座建筑的外墙和一些电车、巴士的车身上,创作了超过40幅涂鸦作品。其中一辆以本地街头涂鸦者“渠王”作品装饰的电车,勾起了不少港人的回忆。

  

说起香港街头涂鸦的历史,人称“渠王”的严照棠是不得不提的人物。他15岁到香港谋生,靠当通下水道的“通渠佬”养活一家人。为了拉活,他从近半个世纪前就开始街头涂鸦,内容主要是关于通下水道的简单广告语、作为署名的“渠王”二字和一串电话号码。

  

多年来,他在香港街头巷尾的墙面、灯柱、井盖上写下了不知多少“渠王”。那串数字也从最初的固定电话号码,变成传呼机号,再到如今的手机号。“渠王”成为他广为人知的名号,也成为港人的“集体记忆”。

  

“渠王”没觉得自己是艺术家,一直坚持街头涂鸦是因为“要揾嘢做(找活干),没办法”。

  

随处涂鸦并不合法,“渠王”为此没少被罚款。他的作品和经历,对比从各地来港参与“香港街头艺术节”的艺术家,呈现一种过去与现在、香港与世界的有趣“混搭”。

  

这种“混搭”,正是登布斯基看中的。他说,香港的街头涂鸦既有像“渠王”的广告那样极具本地特色的作品,也有世界各地艺术家留下的各式印记,体现着这座城市多元文化交融的特点。

  

店门作画讲述“香港故事”

  

香港近来出现不少把街头涂鸦与文化旅游等元素相结合的活动,借以推动创意旅游,保育历史文化。已经开展3年的“城市闸志”就是一项。

  

“城市闸志”每年选定一两个社区的约20家特色店铺,由艺术家在其卷闸门上作画。画作完成后,主办方组织导赏团,还在手机应用程序中借助增强现实(AR)、全景摄影等技术,提升观赏体验。

  

主办方香港青年艺术协会总监曾慧敏强调,“城市闸志”着重作品“贴地”,拉近艺术与大众的距离,不仅为店铺“画一幅装饰画”,更要“以画讲述店铺故事,反映社区的历史和发展”。

  

“越来越多人认识到,艺术是一种软实力,可以吸引人们来了解一个地区,帮助保育那里的历史文化。”她说。

  

为了更好“讲故事”,每年活动的前期准备需要9个月左右。计划经理要做历史文化调研,也要行走社区以确定店铺和导赏路线,更要与店主、街坊深入交流以挖掘故事。画家创作前也要实地走访,与店主交流。

  

找到合适的店铺并挖出故事并不容易。曾慧敏说,去年在油麻地,为了与一家上海理发铺合作,计划经理梁梓豪“每天路过5次”、坚持了一段时间才与店主混熟。他因此培养出“街坊情”,现在定期去那家店理发。

  

曾慧敏说,“城市闸志”开展几年来,她和同事愈发为“家在香港”而骄傲。他们找到很多体现“香港精神”的故事,比如在昔日制衣业中心深水埗,随着制衣厂迁走,产业链的各环都要应变,逐渐演变成现在以创意设计为主。

  

“时移世易、经济转型之下,不少店主紧守岗位、变通求生。我觉得这种精神值得记录下来,让下一代明白并传承。”她说。


版权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文分享自互联网。若您发现有侵犯您版权的,请及时告知 。我们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复制网址] 编辑:晓庆
关于上香港 | 联系上香港 | 投稿报料 | 广告推广 | 友情链接 | 信息反馈 | 本页评价 | 付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