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打折  购物  手表  iphone  苹果  攻略  DFS  Wifi   特价酒店
分享到:

图说三次赴香港移民潮(图集)

图说三次赴香港移民潮(图集)孙俪赴港生娃曝出又一对明星入籍香港的新闻,从2005年开始到现在的第3次内地移民潮,与前二次赴港潮不同的是,在获得身份的同时,更多的是为了生活。
2014-05-08 3hk香港自由行 网易新闻 阅读: [复制网址]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孙俪赴港生娃曝出又一对明星入籍香港的新闻,从2005年开始到现在的第3次内地移民潮,与前二次赴港潮不同的是,在获得身份的同时,更多的是为了生活。

 

 

  孙俪和邓超之所以能到香港生二胎,是因为办理了“优才计划”。“优才计划”是香港特区面向全世界的人才输入计划,任何人只要符合资格、能够通过“综合计分制”或“成就计分制”任何一种评核,便能获得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香港绿卡)。郎朗是第一个通过香港“优才计划”拿到“香港绿卡”的内地居民。迄今为止,李云迪,章子怡,胡军,汤唯,刘璇等都已通过这项政策成为香港永久性居民。

 

 

  在移民香港的方式之中,除了“优才计划”之外,投资移民是成本最高但难度较低的一种。图为2013年4月29日,上海五一假日房展会上,第八届海外置业投资移民展同期开展,吸引了大量意向者前往咨询洽谈,其中不乏年轻人。 周俊祥/东方IC

 

 

  而另外一种赴港就读就业是属于成本中等但难度较高的方式。2012年香港高校招收约16000名内地学生,这数字是10年前的10倍。包括在香港高校就读的时间在内,这些学生如果留港工作3到6年,可自动成为香港永久居民。他们的家人则可以通过单程证渠道,也在数年后移民香港。图为2011年6月28日,香港科技大学在北京举行内地招生面试。 CFP

 

 

  在短短的70多年间,香港经历了3次内地移民潮。第一次在抗战时期,58万人从内地移民香港,当时的香港人口只有九十九万,这批人带来了资金以及中原文化。图为1938年11月21日,逃往香港的难民坐在草堆里休息。 AP Photo

 

 

  第二次为1945年到49年,大约130万人移民香港,带来了资金,技术和劳工,香港的纺织,印刷,航运等行业开始兴起,也因此为之后内地偷渡来港的人提供了就业机会,而那些偷渡客也为香港提供了足够的廉价劳动力。图为1949年11月29日,难民正在等待获准进入香港。 AFP

 

 

  在目前可以查阅到的文件里显示,从1955年开始出现逃港现象起,总共有过4次大规模的逃港潮,分别是1957年、1962年、1972年和1979年,共计56万人(次);参与者来自广东、湖南、湖北、江西、广西等全国12个省、62个市(县)。图为1955年台风之后,香港市民为逃港者送粥。 Three Lions/Getty Images

 

 

  30多年里,近百万内地人在香港落地生根。他们大多居住在木质棚户里,从社会最底层做起,慢慢融入主流社会。图为1958年,香港棚户区,远处是政府为安置逃港者修筑的七层公寓。Three Lions/Getty Images

 

 

  逃港者多为农民,也包括部分城市居民、学生、知识青年、工人,甚至军人。有一份来自深圳市的数据表明,至1978年,全市干部中参与逃港者共有557人,逃出183人;市直机关有40名副科级以上干部外逃。图为1960年的罗湖火车站。排队等候过境的人。 Roger Viollet/Getty Images

 

 

  1962年,广东出现严重饥荒,大量居民逃往香港。在宝安县由东至西百余里长的公路上,偷渡者成群结队,每人持一根4尺多长的木棒。带头的偷渡者公开说:“谁阻挠我们,我们就用木棍和他们搏斗,冲过去,就算开枪也不后退!”图为1962年5月,被香港警察护送回境的偷渡者们。 Larry Burrows//Time Life Pictures/Getty

 

 

  1962年5月1日,有3万多名逃港者聚集在香港市区附近的一座名为华山的小山上。港府调集数千名军警,开始大规模的驱赶与抓捕。与此同时,先后有十余万名香港市民,带着食品和饮水赶到华山,保护这些逃港者。根据事后的统计,大约有一半的逃港者,在市民们的掩护下逃入市区。当晚,香港几乎所有的娱乐场所都自动熄灯闭门,以示抗议。第二天,数百名香港市民挡住汽车,掩护近千名逃港者逃离现场。图为1962年5月1日,香港警察在遣返逃港者之前分发食物。Larry Burrows/Getty

 

 

  逃港的方式,可分走路、泅渡、坐船3种。按路线,则有东线、中线、西线之别。当时对偷渡者的打击异常严厉。凡不经合法手续前往香港者,都被视为“叛国投敌”,抓到就处以收容。图为1967年6月22日,香港水警在公海检查渔船。 Y. J. Ishizaki/AP Photo

 

 

  1974年11月,香港政府实行抵垒政策,也就是偷渡者只要成功进入市区,联系到香港的亲人,就可以合法居留,如果在边境被抓,就会被遣返。图为1979年11月1日,被抓到的逃港者等待遣返。 William Albert Allard/Getty Images

 

 

  逃港潮在客观上推动了经济的开放和繁荣。1980年8月26日,在逃港的桥头堡深圳,率先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而在来到香港事业有成的逃港者里,几乎每个人都经历相似的艰难时刻。图为1989年11月,香港九龙街头送鲜猪肉的人。 Jodi Cobb/Getty Images

 

 

  在1980年10月抵垒政策取消之后,香港政府和内地政府确定了单程证制度,由内地公安部门审批签发,目前由回归前的75个改为每天150个名额,主要给那些家庭分隔两地的申请人。图为1992年7月12日,要求妻子入港的示威者和警察发生冲突,刚刚上任的彭定康亲自介入,冲突导致14人受伤。 AFP

 

 

  1997年香港回归后,偷渡基本绝迹。图为1997年6月30日,香港回归前夕,香港一家美国化妆品连锁店悬挂国旗,店员佩戴红领巾。 Forrest Anderson/Time & Life Pictures/Getty

 

 

  1997年5月11日,一名女孩手持条幅参加抗议,身后的标牌上写着:我要妈妈。由于单程证名额的问题,很多香港人在内地的妻子无法入港,而拿到单程证的申请人,就要放弃内地的户口以及中国护照,但是在香港居住不够七年,还没有成为香港永久居民前,他们也无法申请特区护照,只能够拿着一本香港政府发出的”身份证明文件“。 Bobby Yip / Reuters

 

 

  1999年7月8日,内地移民在香港立法会大楼外排队等待注册信息。居港权问题一直在困扰着香港政府。行政区成立后,根据《基本法》第24条,有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者在香港以外所生的中国籍子女,也拥有香港永久居民身份。此前港人在外生育的子女身份问题,尤其是非婚生子女的身份问题变得尖锐起来。 AP Photo

 

 

  1999年1月29日,香港终审法院裁决,居永久身份的港人在大陆出生子女具在港永久居留权。判决令香港人在内地所生的非婚生子女同样享有居港权。1999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基本法》做出解释:只有香港人在内地所生的婚生子女才享有居港权,同年10月,大批声称拥有居港权的内地人在天主教神父甘浩望支持下冲击政府总部,引发严重冲突。图为2000年6月25日,抗议者聚集要求重新解释《基本法》,认为违背常理,阻碍了一家团圆。Frederic J. BROWN/AFP PHOTO

 

 

  内地改革开放后进入香港的人被统称为“新移民”。香港社会已经无法为这些新移民提供足够的岗位,变成了要和香港的那些从新移民变成老移民的基层居民进行竞争,而政府不愿意在福利方面投入更多,也使得社会公共服务不足。图为2006年3月1日,陈先生和因怀孕从内地过来的妻子还有大女儿住在深水埗一间不到10平米的小房子里。 Olivier CHOUCHANA/Getty Images

 

 

  自2003年开放自由行开始,越来越多内地孕妇到香港生孩子,以期能够让孩子有一个香港永久居民的身份。图为2006年11月30日,约30名香港本地孕妇因内地孕妇大量赴港生产,公立医院产房紧缺,上街游行。 东方IC

 

 

  据统计,2001年,港产内地婴儿只有620人;2008年,这一数字达25268人。目前,港产内地婴儿总共超过10万人。内地孕妇的大量涌入,一些医院出现了“床位危机”。许多香港人认为内地夫妇抢占了属于本地孕妇的医疗资源。2007年5月18日,在罗湖关口,一名刚在香港生完孩子的妈妈站在出口。 CFP

 

 

  对于很多准妈妈来说,赴港生子仅仅是为了中介机构推销业务时所说的“香港优势”:可以享受12年免费教育福利;他们持有香港护照,到全球130多个国家都可以免签证;他们可以在60岁之后领取香港的养老金,这就相当于买了一份终身保险。图为2009年12月24日,香港旺角街头,专办大陆居民来港生子广告。 张小禹/CFP

 

 

  2013年12月19日,坐在校车上穿越边境回到深圳的学生。每天有近两万名学生跨越深港边境,往返要花2-4个小时,其中大部分是“双非”儿童,过去10年,共有17万“双非”儿童出生,部分选择赴港读书,使得跨境学童数量不断上升,从1997年前的500人增加到2012年的1.6万余人,15年来增加30余倍。

 

版权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文分享自互联网。若您发现有侵犯您版权的,请及时告知 。我们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复制网址] 编辑:Apple
关于上香港 | 联系上香港 | 投稿报料 | 广告推广 | 友情链接 | 信息反馈 | 本页评价 | 付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