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打折  购物  手表  iphone  苹果  攻略  DFS  Wifi   特价酒店
分享到:

香港生求学系列之居深港童回流 撞正跨境限制

深圳市教育局颁发一张入学指引,明确要求港澳籍学生入读民办学校。留深读书难,许多家庭选择让孩子回到香港求学,谁知却要面对「逼爆」的学位竞争以及对跨境学童政策上的种种限制。
2013-07-04 3hk香港自由行 文汇报 阅读: [复制网址]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港生在内地求学难,回港求学则要面临激烈的学位竞争,返港之路更难。图为在深圳上学的港生。李望贤 摄

  ——家长心酸:港成求学路上回不去「故乡」
  去年年底,深圳市教育局颁发一张入学指引,明确要求港澳籍学生入读民办学校。留深读书难,许多家庭选择让孩子回到香港求学,谁知却要面对「逼爆」的学位竞争以及对跨境学童政策上的种种限制。「在这边没学(公立学校)上,回香港又要受排挤。」一位跨境学童家长道出了满腹心酸,「求学之路上,香港成为回不去的『故乡』。」■香港文汇报 记者 李望贤 深圳报道
  香港「小一」派位结果甫揭盅,就成了深港跨境家庭和双非家庭讨论的热门话题。「太火爆了!」除了学位激烈的竞争,港府新推出的「返回机制」却没有跨境学童的份,让一帮家长更加倍感不公。
  提早报港幼园 遇「叩门」激斗
  深圳人邓先生育有两子,小儿子是双非儿童。邓先生说,原本计划小儿子跟随哥哥在深求学,但之前听闻深圳公立学校可能不招收港生,和周边朋友商量後决定,提前让儿子入读香港幼稚园,尽快适应香港课程。记者了解到,与邓先生一样,部分双非家庭计划让目前就读深圳公立学校的孩子提前转至可以「升中派位」的港校,为孩子未来赴港读书做好准备。
  回忆起当时报名的情景,邓先生「心有余悸」。由於不熟悉香港教育体制,待准备报名时才知道都是提前一年就开始筹备报名,只能去「叩门」。打听一下,邓先生才知道「叩门」的竞争更加紧张,「10个位,至少会有100多个人在排队」,他指自己在工作之余,熬夜看了200多间学校的材料,又在网上查询各种资料,最终为儿子准备了1,000多条问题,幸好儿子「一击即中」,邓先生形容感觉「像中六合彩般」。
  目前,邓太每天从深圳龙岗区的家带儿子乘坐将近1小时的地铁前往罗湖口岸过关上幼稚园,单程接近2个小时。「实在太过辛苦。」邓先生说,家里原计划今年前往口岸周边居住,以方便儿子赴港读书,然而大儿子在龙岗就读,不方便转学,两头难兼顾。
  僧多粥少 嫌辛苦打退堂鼓
  看着香港「小一」派位的激烈状况,邓先生不禁打起退堂鼓。「仅仅报名比自己当年参加高考还辛苦,实在不想再来一次!」想到儿子每日奔波,又享受不到香港真正好的教育资源,邓先生也是十分茫然,小儿子未来究竟要回深圳,还是继续在香港熬?
  数据显示,2009至2010年度,跨境学童的总数为8,038人,2012至2013年度,跨境学童更超过1.6万人,比2009年翻了一番,未来还有可能持续增长。港府表示,今年或开始限制跨境学童数量,邓先生怕未来港府的政策又有变数。
  更令他担忧的是「香港社会对於双非儿童的种种议论和排挤」。邓先生百思不得其解:当年赴港生子时合理合法,双非儿童如今却比在内地超生的孩子受到更多不公的待遇。「担心儿子长大,有一天拿着报纸来问自己,为何不能和哥哥在家附近读书,为何在香港会受到同学的排挤?为何会受歧视?」他说。
  难入英中 宁读内地国际校
  小学如此,中学派位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在内地生活20多年的港人张太,儿子在深圳升读小学六年级,由於深圳招生新政强调拒绝港生入读公立学校,一家人一度生起回港的念头。
  然而,常年离开香港,又极少香港亲友,张太对香港的教育资讯不甚了解。上网查阅香港新闻,张太吓了一跳:虽然去年香港升中人数大减5,000人,但元朗、北区等4区派位争入英中却比往年都激烈,平均要约5.9人至7.5人争1学额。
  张太盘算了一下,内地和香港课程大相迳庭,不仅是繁体字认读,还有通识等课程儿子都没接触过,胜算几乎为零。自己劳心劳力去打听学校不打紧,但儿子还要准备内地升学考试,实在不忍心再给他加压,让他成「风箱里的老鼠般,两头受气」。张太说:「就勉强争取到香港差一点的学校,还不如在内地读国际学校。」

版权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文分享自互联网。若您发现有侵犯您版权的,请及时告知 。我们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复制网址] 编辑:Apple
关于上香港 | 联系上香港 | 投稿报料 | 广告推广 | 友情链接 | 信息反馈 | 本页评价 | 付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