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打折  购物  手表  iphone  苹果  攻略  DFS  Wifi   特价酒店
分享到:

为什么要到香港打酱油

同事去香港购物,拉上我帮忙。这几年深圳人到香港购物已成常态,商品丰富、质量过硬,加上人民币走强,“港货”自然备受青睐。半天时间,红酒、香烟、奶粉,我们的大包小包已装得满满当当。让我相当不解的是,同事还买了6瓶酱油。
2013-02-11 3hk香港自由行 证券时报 阅读: [复制网址]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同事去香港购物,拉上我帮忙。这几年深圳人到香港购物已成常态,商品丰富、质量过硬,加上人民币走强,“港货”自然备受青睐。半天时间,红酒、香烟、奶粉,我们的大包小包已装得满满当当。让我相当不解的是,同事还买了6瓶酱油。

 

  同事对我解释说,这些酱油都是无添加、无防腐剂、无色素,品质好,重要的是价格还更便宜。我好奇地拿起酱油瓶一瞧,产地一栏赫然印着“广东江门”。所谓的香港好酱油,其实还是内地生产的国货。

  由于各地食品监管标准不一,在香港销售的酱油品质好些可以理解,为何质优之外价格更便宜,实在让人费解。笔者特意查看同品牌酱油在内地超市的价格,确实比在香港要贵15%左右。中国制造漂洋过海之后,比国内价格更低,这样的怪事确实发生了。

  同一产品在香港销售需满足更严格的质量标准,生产成本肯定比内销更高,内销最终价格更高,唯一能解释的是内地销售成本更高。

  在中国合法卖东西要交哪些钱?首先是税。大部分商品包含17%增值税。而很多国家没有这项税,即便有,也只是中国的几分之一。其次是高额的流通成本。酱油这样的低端消费品,必须通过强大的终端超市才能获得市场占有率。房价不断上升之后提高的房租成本最后只能转嫁到商品售价上。另外,国内各地方存在贸易壁垒,产品想要进入外地市场,必须寻找承销商或代理商,繁琐的渠道销售无疑会增加商品的成本。再次,是隐性的营销成本。由于市场化不充分及垄断因素,低端产品从销售到回款,厂商还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笔者曾经在一家元器件公司工作过,当时公司90%的销售额都来自于同一家客户。客户是行业巨头,大型国企,不存在违约风险。然而,每次年底结账时,公司必须千里迢迢北上,到客户处去疏通关系,推动货款审批流程的进行。每一笔货款都必须经由对方领导层层审阅,不公关是快不了的。而差旅费、公关费最终都要进入成本。简单的商品销售常因效率等因素,变得非常复杂,而变化自然加大了成本,提高了产品的终端售价。

  相比之下,出口到国外的商品“待遇”就好得多。中国一直鼓励出口,从1994年开始,出口商品一般都享有一定额度的退税。酱油等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商品,其退税率为15%,这就大大抵消了企业增值税成本。而中国的出口对象大多是西方发达国家,拥有完善专业的市场体制,更有信用证、保函等金融工具保证支付的流动性,因此出口商品的销售成本反而更低。相对而言,其较高的生产成本就不值一提了。

  对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有人归咎于中国人口过多、资源有限,企业生产成本过重,不得不作假。而价廉物美的“出口酱油”恰恰说明问题关键并不在此。相对西方市场,在各种或明或隐性的成本压力下,企业不惜牺牲质量来换取利润,这才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种种的“质量门”事件。

  中国经济要转向消费驱动,意味着许多商品要更强调内销。然而,高企的税率和复杂的市场环境,让内销产品失去了应该拥有的价格优势。同时,监管不严、成本转嫁等因素又引起质量问题。没有了价格和品牌,提振消费就变成了无本之木。近几年中国GDP仍然保持高速向前,但“港购”和“海购”却大行其道,相衬之下国内消费市场则显得有些疲软。另一方面,出口退税让国外市场上中国商品价廉物美,尽管增加了出口企业收入,但其实质却是中国政府对国外消费者的补贴。真正提振消费,是否可把有关政策优惠转移到内销商品上,让自己的国民受益呢?这值得相关部门思考。

 

 

版权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文分享自互联网。若您发现有侵犯您版权的,请及时告知 。我们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复制网址] 编辑:源源
关于上香港 | 联系上香港 | 投稿报料 | 广告推广 | 友情链接 | 信息反馈 | 本页评价 | 付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