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康文署明年选至少8设施 引入租场及收费导赏等商业元素
2025-10-23 11:55:04

新一份《施政报告》公布,计划于康文署指定设施引入市场营运模式,以提升旅客体验和经营效能。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罗淑佩今日(22日)在立法会会议上书面答覆议员提问时指,署方计划于2026年内选出不少于8个辖下设施,包括博物馆和公园例如香港艺术馆及启德车站广场,引入商业元素及灵活地提供更多元的增值活动,例如在博物馆闭馆日出租场地举办商业或私人活动,推出收费的旅客团体导赏以及开发更多文创产品。


罗淑佩指,康文署计划委聘专业营办商例如活动策划公司,运用其市场和专业知识向目标客户推广合适的场地、为活动提供技术和后勤支援、为目标群体安排康文署博物馆大型展览的导赏专场,以及提供客户管理服务,「我们正拟备各项细节。」


就鲤鱼门公园度假营及指定试点营运沙滩而言,罗淑佩指,康文署会透过邀请有兴趣的商业机构或非牟利机构提交建议,以商业方式营运鲤鱼门公园度假营,和发展试点泳滩成新兴康乐休閒及水上活动设施,「我们鼓励有意营运者提出可行的方案。康文署正研究具体的市场营运模式,各项具体安排和收费需视乎活动性质和内容、场地条件等而定。上述计划尚在研究阶段中,康文署会适时评估成效,包括对服务质素、市民参与度及收入的影响等。


在过去五年,康文署辖下博物馆的入场人次由疫期间的85万人次,已大幅回升至疫后去年的766万人次,而馆内设施的平均使用率逾75%,详见下表。

至于博物馆的主要收入来源,罗淑佩指,博物馆为市民提供普及的文化教育及公共服务,并非单以商业营利为目的。现时除香港科学馆和香港太空馆的常设展览收取低额入场费10元至20元外,其他博物馆的常设展览均免费开放予市民参观,「康文署博物馆的主要收入来源包括入场费及可租用设施的租用费、出售文创及文艺产品的收入、公众节目如电影放映门票,以及商店和咖啡馆的营运许可证/牌照费用的收入等。」


阅读(2696) 评论()

评论

资料

关于上香港 | 联系上香港 | 投稿报料 | 广告推广 | 友情链接 | 信息反馈 | 本页评价 | 付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