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统计处昨日公布香港的女性及男性主要统计数字,女多男少情况持续,去年结婚宗数降至44196宗,晚婚情况持续,男女的初婚年龄去年分别增至32.6岁及31岁。
香港与内地的跨境婚姻宗数于疫后持续增加,去年在香港登记结婚的跨境婚姻接近2万宗,当中有7589宗为香港新娘与内地新郎结婚。
政府统计处昨日出版《香港的女性及男性─主要统计数字(2025年版)》。在2024年年底,本港有750万人,当中女性占409.61万人,男性为340.45万人,按年分别减少0.2%及0.6%。去年是龙年,在龙年效应下,本港去年有36723名婴儿出生,较2023年增加10.5%,当中19231名是男婴、17492名是女婴。
女多男少情况扩大
去年本港有44196对新人结婚,较2023年结婚宗数减少3527宗。在2024年,女性和男性的粗结婚率(即每千名人口的结婚数目),分别为10.8及12.9,较2023年的11.6及13.9下降。过去三年,男女的初婚年龄中位数持续上升,男子的初婚年龄去年为32.6岁,女子为31岁,均较2023年上升0.1岁。
在香港登记结婚的个案中,新郎及新娘均为香港人的有19253宗,较2023年减少4453宗,并且是自1986年新低、首次跌破2万宗。
跨境婚姻方面,三年疫情期间数字大减,在2020至2022年间,在香港登记结婚的个案每年有约一千多宗至三千多宗,2023年增至18939,2024年有19872宗。其中,香港新娘与内地新郎结婚的个案,过去两年增至逾七千宗,去年录得7589宗,是自1986年以来的新高。新郎为香港人而新娘为内地人的有12283宗,是自2017年以来的八年新高。
议员:反映两地融合
立法会议员颜汶羽一直有关注港人迟婚问题。他认为,最新统计处数字显示男女的初婚年龄上升,与近年来香港经济环境一般、收入不稳定等因素有关,不少适婚青年都在观望中。不过,由于数字只是轻微上升,他认为情况尚可接受。至于新娘为香港人而新郎为内地人的数字创新高,他认为反映两地融合,随着近年来大湾区生活与联系越来越紧密,加上政府推动青年湾区创业、学习等措施,更多港人往内地生活、工作、学习,遇到合适的另一半,是值得高兴的事情。他认为数字上升是完全合理,也是预期之内的。
下一篇:后日开学 运输署吁提早出门
To Hong Kong Group Co., Limited 【3HK.CN 上香港网】
香港电话:852-66316399,852-60629533 香港各品牌电话地址查询 【点击自查,或人工客服加微信号:hkziyouxing 】
本站部分图文分享自互联网。若您发现有侵犯您版权的,请及时告知 我们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邮箱: tony#3hk.cn(请将#转为@) 企业QQ:764435673
【3HK.CN 上香港网】香港自由行|香港旅游|香港购物|香港美食|酒店预订等首选资讯服务平台,为品牌/商家提供最佳广告宣传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