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专才子女或掀「叩门潮」 议员倡完善配套
2025-08-05 11:36:25

QQ20250805-113614.png

香港特区政府日前宣布修订资助专上课程学额与资助申请资格,要求持受养人签证或进入许可专才的子女,须至少居港两年,才符合资格在入读资助专上学额时缴付获资助学费。有教育界代表昨日(4日)表示,接获不少专才家长反映,新安排下必须安排子女来港转校,但大部分中学不接受中五至中六插班申请,有人因此打算放弃来港计划。议员形容此举对本港无疑是人才流失,建议当局完善配套,包括容许有条件的学校高中扩班,并设立一站式升学资讯平台,为学生提供初步评估,方便专才家长为子女配对相应学校。


立法会教育界议员朱国强指出,近日接到不少专才家长反映,因以往未能成功插班入读本港中学,而安排子女在内地入读港澳子弟学校、民办学校的香港文凭试课程等。新安排下,他们必须安排子女来港转校,但大部分中学不接受插班申请,令他们感到相当榜徨。


朱国强认同,新安排原意是杜绝「考试移民」乱象,但专才计划本质是吸引人才来港定居,期望当局修订安排时,同时要完善高中插班的配套,兼顾不同持份者的实际需要。随着未来可能出现专才子女「叩门潮」,朱国强建议当局设立机制,容许有空置课室,不同收生组别的中学可申请在高中加班,所增加学额只供取录来港插班的专才计划受养人及新来港学童。


建议插班专才子女免交校本评核


朱国强又透露,不少中学拒绝专才子女插班的原因,在于他们无法完成校本评核,因此建议政府与考试及评核局商讨,在过渡期安排下,容许插班来港就读高中的专才子女,无须提交校本评核,即所有分数由公开试决定,同时可优化现有为新来港学童适应启动课程,让优才计划受养人在入读中学前,或成功「叩门」后,接受短期的适应课程,以利衔接。


阅读(2753) 评论()

评论

资料

关于上香港 | 联系上香港 | 投稿报料 | 广告推广 | 友情链接 | 信息反馈 | 本页评价 | 付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