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龙鼓滩屯门西变身「智绿产业港」 料创3.5万就业机会
2025-07-19 09:04:03

为善用龙鼓滩及屯门西邻近北部都会区、香港国际机场及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策略位置以助力产业发展,香港特区政府发展局建议透过近岸填海造地及改造约111公顷现有土地,将龙鼓滩及屯门西重新规划成「智绿产业港」,提供总面积约301公顷的新发展土地,发展绿色新能源、先进建造业、循环经济,以及现代物流业四大核心产业,以促进创新与探索新科技、提高生产力及增强区域竞争力,初步预计可创造约3.5万个就业机会。发展局昨日提交立法会的文件显示,拟分别于龙鼓滩及屯门西透过近岸填海造地约145公顷及45公顷。发展局将于下月初展开为期两个月的公众参与活动,再制订发展大纲图,期望于2028年初展开龙鼓滩填海工程及在2029年产出首批用地。 


屯门西地区过往曾考虑规划以住宅发展为主,据发展局最新文件指,龙鼓滩及屯门西不但临海用地广阔,并具有优越的陆路和海路交通连接,可发展成为香港与深圳西部的沿岸经济带。发展局计划以「产业导向」的规划布局,并以「智绿产业港」为发展定位,主力发展四个具增长潜力的核心产业。

其中,发展绿色新能源产业及先进建造业均位于龙鼓滩。行业减碳、能源效率提升、电动车普及等大趋势正在重塑新能源产业格局。为配合特区政府推动新能源发展的政策方向,包括在海、路、空交通方面全力推动新能源使用和供应,发展局建议预留约54公顷土地发展绿色新能源,例如生物柴油、绿色甲醇、绿氨及液化氢等。


该些用地将集中在龙鼓滩填海区北面,利用较长的临海泊位及深海通道支援绿色能源的海路运输,其中10公顷预留作策略性储备用地,以保留土地容量应对香港未来潜在新能源发展的相关土地需求。


为配合政府加强香港採用先进建造技术的区域领先地位,发展局建议在龙鼓滩填海区南面预留约47公顷土地,用作先进建造业园区,促进香港先进建造技术的发展。其发展可利用水路运送预製组件,亦可与邻近屯门西地区现有相关作业,例如钢铁厂和英坭厂产生协同效应。当中10公顷会预留作策略性储备用地,保留土地容量应对产业未来发展需要。


在屯门西方面,发展局建议预留约32公顷土地作循环经济用途,以实现政府《香港资源循环蓝图2035》公布的目标。有关土地邻近现时环保园及产业服务设施,期望透过推动升级再造及设立本地生产线,加强香港的製造能力、提升回收业的产业链,以及推进本地绿色低碳循环经济。

智慧化建设 活用海路与大土地优势


发展局又建议重新规划内河码头和附近土地以发展现代物流业/内河码头产业,在屯门西预留约39公顷土地作相关用途,另有两公顷位于龙鼓滩的产业用地,则主要预留用作重整当区物流业的棕地作业。该局建议保留内河码头的35公顷土地以应对航运和物流业发展不断变化,巩固香港作为国际航运中心及国际物流中心的地位。其馀约4公顷土地则用作重置屯门第16区的屯门公众货物装卸区。


文件指,该四个具增长潜力的核心产业均可发展成绿色产业,具潜能採用大量自动化、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创新技术进行智慧化建设。它们亦需要使用海路运输及大土地面积运作,可充分利用龙鼓滩及屯门西独特地理优势及便利的交通网络,并与区内现有作业产生协同效应,同时帮助香港迈向碳中和。


发展局表示,屯门西现有一些工业设施,附近有污水处理厂,较适合发展产业用地,且该区若发展住宅亦会受机场高度限制,加上香港中长期已不欠缺房屋用地,故认为应集中产业发展,而现有屯门公众货物装卸区将搬至屯门西填海区,藉此集中产业用地,并释放屯门第16区约4公顷土地,用作住宅、社区设施及休憩用地等与邻近非工业地区更具兼容性的用途。


在交通连接方面,发展局拟兴建全新跨湾桥连接龙鼓滩填海区至龙门路,以应付新增的车流,并会改善现有连接龙鼓滩鳄屯门西至屯门市中心的龙门路,包括扩阔一段长约1.5公里的双线不分隔车道至双线双程分隔行车道,发展局会进行交通影响评估。


发展局同时计划优化龙鼓滩及屯门西的环境和设施,包括增建社区设施和休憩空间、引入生态海岸线,以及致力推动智慧及绿色基础设施,让当区村民及上班人士受惠。

议员:有利建设航运绿色能源中心


立法会议员周浩鼎、何俊贤,以及民建联屯门区议员锺健峰和曾庆忠,昨日与发展局副局长林智文会面,讨论屯门西及龙鼓滩规划进展。周浩鼎表示感谢政府吸纳民建联建议,将龙鼓滩及屯门西打造成有经济价值的产业,为当区创造就业机会。


龙鼓滩新填海范围将用作新一代绿色航运能源产业及先进建造业的盘踞地,他表示较关心新一代绿色航运能源的仓库及相关加工用地,例如绿色甲醇,认为香港有优势可成为新一代航运绿色能源的检测认证及贸易中心,建议积极探讨龙鼓滩新填海区作为绿色甲醇加注中心的可行性,顺带同样将绿色甲醇检测验证中心安排在屯门西范围,同时争取其他高增值航运业持份者也把总部搬进屯门,从而建立地标,让屯门成为绿色航运能源及高增值航运业的新地标。


锺健峰向香港文汇报表示,香港难找到那麽大的土地作新能源及先进建造业等发展用途,在龙鼓滩及屯门西发展四大产业,有助新兴产业发展。目前,有不少屯门居民进出市区工作,在区内发展四大产业,可创造3.5万个就业机会,让屯门居民多一个选择在区内就业。


地区人士:跨湾大桥改善村民生活环境


他又认为兴建跨湾大桥对龙鼓滩村民有好处,未来垃圾车等可以绕路过,不再造成噪音、垃圾滴水等滋扰问题,锺健峰亦建议释放出来的屯门第16区约4公顷土地,可以用作海滨公园等休憩用途。


缩小填海护生态


根据拟议方案,龙鼓滩近岸填海面积约145公顷,较2020年原先建议填海220公顷或以上方案减少了三分之一。发展局表示,原先填海方案包括龙鼓滩村前方一带,因应村民反对遂减少填海范围,以保留龙鼓滩沙滩及本身较原生态的乡郊环境,乡事委员会同意有关改动。


据生态调查显示,现时填海范围内没有中华白海豚,距离最少两公里以外才记录到中华白海豚出没,故预期填海工程不会对生态造成不良影响。


融资安排要考虑市场反应


在融资安排方面,特区政府发展局昨日表示,香港缺乏大型土地发展製造业与建造等产业,而龙鼓滩及屯门西地理位置优越,局方内部将其发展定为较高的优先级以争取资源。由于区内并无住宅用地,而本地发展商或对房地产项目更感兴趣,融资安排要考虑市场反应,最终或要由政府自己出资填海。


据改造的111公顷土地目前大多属棕地作业,另有部分为工业设施及私家地,特区政府会负责收地,而现时佔地65公顷的内河码头属私家用地,租约期至2047年,今次建议预留其中35公顷用作发展,政府不排除使用公权依法收地,或透过换地来收地。


阅读(2710) 评论()

评论

资料

关于上香港 | 联系上香港 | 投稿报料 | 广告推广 | 友情链接 | 信息反馈 | 本页评价 | 付款方式